第416页

“大人的船想必是有诀窍的……”王浩不太懂造船,但他相信温家的手艺,又相信驸马的能力。两边都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对,只能和稀泥。

“某要慌,本官从来不以理服人,更愿意先摆事实。成不成造出来试试不就知道了,工钱本官出,木头随便用,可行?”

洪涛就知道他们要有这种反应,有反应就对了,没反应才不和逻辑。后世有一句话很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人也云过,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对,造一艘试试便知!”王浩对这个建议举双手双脚赞成。

“只是大人这艘新船体量不大,如何能运载沉重的货物?”不过他也不傻,不会造船还不会看嘛,一艘五丈多长的小船就算能造八层高也装不了多少。

“装载货物的船先放放,把这艘船造出来看看效果。如果本官的法门可用,那就按照本官的方法造船,要是这艘船不合用再由温老爹定夺,如何?”

用来专门装载货物的内河船洪涛也有方案了,不过那种制造方式更天马行空,要是没有一定的信任谁也不会相信。

“使得!老三,你去挑木料。老大跟我去排滑木,小二,你陪着大人把下料的尺寸搞明白。来来来,开工了、开工了!”

说心里话,温老头并不太讨厌这位年轻的帅司大人。他是有点喜欢指手画脚,但脾气挺爽快,成就是成不成就是不成,没打算用官威压人。

老百姓不怕当官的指手画脚,就怕当官的瞎指挥。只要木料趁手,造一艘五丈长的小船费时不过三四旬,还不耽误自家工钱,试一试没什么关系。

而且温老头还藏了个心眼,把二儿子留在了帅司大人身边,说是要研究木料尺寸,其实就是想偷学。

把尺寸关系都搞明白,这艘船的模型也就没啥秘密了,万一真是好船温家不又多了一项手艺,这就是劳动人民的狡黠。

第525章 自筹粮草

“温大虎是吧?来,先见识见识本官的新工具。你们俩别傻看着,过来一起学。这位温家哥哥可是造船的好把式,学不会不许吃饭!”

温家想偷学自己的手艺,洪涛心里和明镜一样。他们的小狡黠在彭大、王大头、胡家、武家身上照样存在。自己怕他们学吗?不光不怕,还得求着学。

洪扒皮的独门绝技是这么好学的?谁沾上谁就离不开了。这不是手艺,而是鱼饵,吃了就得上钩,吐都吐不出来,钩子上带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