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页

看到高俅的窘状,洪涛终于开心了。他真不打算问学生的私生活,只是想看看别人倒霉的样子,这样心情会比较好,再去弄那些玩命的试验就轻松多了。

说起玩命,确实挺危险的,洪涛把硫酸铵和硝酸钾溶于水一起加热,让它们发生复分解反应。当温度和浓度合适的时候,就会析出一种同样为白色的晶体,它就是硝酸铵。

硝酸铵也是一种氮肥,不过它可比硫酸铵脾气暴多了,吸水性非常强,同时会释放大量的热,遇到热、摩擦和撞击会发生爆炸。

这种玩意洪涛在小时候的农村见过,姥姥老家的人就用它和木屑、柴油混装到瓶子里炸鱼,很是好玩。

再大几岁之后,农村里也找不到比较纯的硝酸铵化肥,全被硝酸铵钙代替了。那东西吸水性就差多了,也不会炸,使用和运输都很安全,但也就无法去随便炸鱼吃。

其实硝酸铵就是后世统称硝铵炸药中的一种,通过和不同材料的配比,可以制成性能不同的工业炸药。比如铵油、铵松蜡、铵梯等等,都是工程、矿业的常用产品。

它的优点就是相对安全,比其它炸药的敏感度都低,根本不用钝化,加入松香、石蜡、柴油和锯末之后稳定性更强。

洪涛制作的药筒之所以不用药捻直接引爆,还在里面装了一截黑火药棍,就是因为药捻的热量根本引爆不了,必须靠黑火药起爆时的高温高压来当媒介。

那他为何又那么害怕呢,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弄的硝酸铵到底纯度是多少,万一里面还有别的杂质,说不定敏感度就提高了。这玩意要是炸了可不像黑火药,基本就找不到人了。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极度怕水,受潮之后会结板,很难再起爆,存储起来非常不方便。所以这种炸药基本不会用作装填炮弹和手榴弹,那样哑火率会很高,也会大大增加后勤保管的成本。

第492章 高厂长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后世前苏联就对这种造价非常低的工业炸药很感兴趣,最终还开发出不怕水的硝酸铵类炸药,具体办法洪涛真不知道。

不过他知道一个土办法。这样处理过之后,硝酸铵的吸水性就会大幅下降,让中短时间内保存成为可能。不过和其它类别的炸药比起来依旧很怕潮湿,如果结板之后最好重新粉碎才可以继续使用。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先教会高俅如何做这种复分解反应,并在最佳温度析出硝酸铵晶体。这个温度已经找到了,多少摄氏度不清楚,只能告诉高俅是多少格汞柱。

汞柱就是简易温度计的刻度,但苦于无法测量标准摄氏度或者华氏度,只能用汞柱高低表示,比如硝酸铵的析出温度,就是汞柱上升到12格3分左右。

有了制备方法还不成,下一步得测试不同配比的硝酸铵到底能经受住多大撞击力才会爆炸,从中找到一种最合适的配方,再小批量生产出来提供给矿山和修路的工程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