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前线虽然听起来有点危险,但要是仔细看看数据就会发现,湟州新军经历了几场大战,死伤比率非常非常低。
即便是被几万西夏精锐围困时也只不过阵亡了二三百人,皇子跟在自己身边不光可以学习,还相对安全的多。
老太监不是在故意给自己添乱,他是从另一个角度暗中帮自己的忙。而且他身上也担着很大责任呢,如果皇子是在湟州出事儿,好歹还有驸马失职的罪名顶着。可是他把皇子带到了前线,再要出事儿就是首当其冲的罪人。
对于这个老太监洪涛是真看不懂,他以前就暗中帮过自己一次,当时的借口是报答长公主之恩。这次又出手相帮,还是担着巨大的责任出手,再用原来的理由好像就有点不够了。
可他平时并不是个完全支持自己所作所为的人,甚至在有些方面可以算得上保守派。这就让人不好琢磨了,到底是出于公义还是私情伸手想帮,亦或两者兼备?
第452章 皇子的课表
“诜受教……还望老大人能时时提醒,以免铸下大错。”
不管老太监是什么初衷,事实上他都帮了自己,该有的态度必须有。而且也让洪涛有了个大致的判断,不是敌人!是不是朋友可以慢慢接触、慢慢看,不急。
“下官只是谨记陛下之托,别无所求。”洪涛在琢磨裴英,裴英同样也在琢磨洪涛。对于这位驸马他也看不清,两个人基本没有接触,光凭所作所为来了解一个人不全面。
其实洪涛想的有点多,也想歪了,裴英的举动要是放在古人眼里会很好理解。他和驸马府的那位王嬷嬷本质上一模一样,根本就没有利益之争和派别之分,完完全全都是出于一种类似家人的忠诚。
王嬷嬷把长公主视为儿女,裴英虽然不敢把神宗皇帝当成儿子,但潜意识里没区别。只要是对皇帝有利的事儿他都自然而然的支持,反之则拼命抵御。
可惜洪涛披着一张古人的皮,骨子却还无法全部融入古人的思维状态。以后世人的想法去琢磨古人的心思,驴唇不对马嘴。
“诜不太会说话,但心是好的。我会补上一纸军令发往湟州,皇子是本官下令送往军中的,老大人也是听命而已。”
其实洪涛在政治上也不完全是个新手,只是有时候和古人想的不太一样,让人看起来像个棒槌。真要讲算计他的心思还是挺细腻的,不细腻也不成,来回来去折腾好几辈子了,再傻也能学会。
“……不知驸马打算如何做好少保。”裴英没有去接这个茬儿,既然都已经来了就不怕担责任,倒是对三位皇子的未来有些拿不准。
“呵呵呵,裴大人多虑了,本官并不打算教授皇子们太多东西,他们以后可能会成为九五之尊,统管一个国家,脑子里被灌输太多东西没什么好处。至于说如何尽到少保之责,不辜负陛下的托付,我倒是有些主张,正好请老大人指正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