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页

单数的火箭表示危险,每一颗火箭代表和自己相同数量的敌人。王大看到之后马上吹响了哨子,然后新军就停下了脚步,号声连天,一队队人和车开始布阵。

说是布阵,其实并没什么复杂的变化,只是几种事先演练好的预案。比如遇到敌袭该如何、被两面夹攻该如何、冲锋撤退该如何保持队形。

新军平日里的训练除了对武器的熟悉和各种野外生存知识外,基本都是在不断熟悉这些预案,力求做到人人都能心里明白,听到命令之后就知道该干什么。

有了杀伤力强大的远程武器之后,新军的作战方式已经和传统冷兵器军队渐行渐远,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根本不用太多变化,有点一力降十会的意思。

次仁贡多遇到了强敌之后肯定会撤下来,敌人当然也很可能跟着追过来,双方基本就是头尾相连,这时如何区分友军和敌军并有效救援和打击就是个学问了。

处理好可以救下友军并拦击敌军,搞不好新军的阵型也会被逃命的骑兵冲散,然后被敌军给一锅烩了。

这种局面是平日里很常见的训练内容,新军的应对方式也很简单。就是把箱车排列成十多个纵列,相隔一丈左右。士兵们全都待在车厢里,分成左右两排手持钢板弩待命。

退下来的青塘骑兵会从箱车之间的空隙穿过,假如敌人继续紧追不舍,箱车上的新军士兵就会放箭射马。为啥是射马不是射人呢?并不是为了增加目标面积,而是为了安全。

第446章 身先士卒

如此近的距离根本不用瞄准,这么做是怕误伤到对面的友军。两列箱车上的士兵其实在相对射击,要是平射保不齐就射到自己人了,必须把射击角度向下调整一点。

如果敌人不追了,那青塘骑兵就可以先躲在箱车阵中喘息喘息,是修筑阵地防御还是慢慢推进视情况再定。

“这是你改的?”又经过小一年的训练,新军的效率明显比凉州之战时高了不少,不到十分钟阵型就大致排好了,车厢上只能看到一排排锅底般的钢盔顶,没人会因为好奇抬头看。

但洪涛还是发现了问题,这个阵型和当初自己设计的有点不同。原本箱车应该是单排排列、侧身对敌,现在却成了双排头对头排列,全部把车尾露在了外面。士兵们也不全在箱车里藏着,有一部分下车趴在了车底的空间里。

“嘿嘿嘿,这样能防止橐驼死伤。官人不是说过嘛,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果然没猜错,阵型的改变就是王大的手笔,她居然也懂得成本核算了。

“这样岂不是减少了接敌面积,确实好用吗?”洪涛并没有训斥王大擅改自己的阵型,真正指挥打仗的不是自己而是她们这些前线指挥官,什么好用什么不好用,听听她们的意见更准确。

“青塘骑兵只有两千,足够容下他们。若是数量多,还是官人的阵型好使。”王大也没骄傲,她把阵型做了改动是有充足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