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不得不说的是,湟州商人真不怕没生意做。光是从青塘那边来的商队就能瞬间把市场里大部分小商人的存货买光。
轻便的毛衣毛裤、能照亮一户人家营地的汽灯、价格不贵存放时间超长的罐头、精铁农具和精钢刀具、轻便耐用的铁锅、携带方便的小号铸铁炉、防水油毡布做的帐篷、可以轻易洗去油污的肥皂、汽灯必须的油料等等都是他们必需品。
人这个玩意吧,一旦享过福就很难再去过艰苦的日子。用过汽灯之后,各族的头人们就不再满足儿臂粗的蜡烛了,酥油灯那点亮更不值一提,在毡帐里挂上一盏不可直视的琉璃灯才能显出身份。
这一来汽灯和油料倒是好卖了,却苦了石蜡作坊。他们生产出来的各类蜡烛销量巨减,富人们都去买汽灯了,穷人照样还是舍不得没事儿点蜡。
第439章 追梦者
好在汽灯的产量有限,价格也贵,销量并不大,煤油作为战略物资也不能敞开供应,石蜡作坊好歹还能维持。但这种情况会随着马尾城玻璃工坊、炼油工坊的扩建而继续恶化,早晚会有扛不住的那天。
面对整天往自己屋里钻的朱八斤,洪涛假装看不见。白蜡工坊归他管理,效益不好自然着急。但急也是白急,有些事儿自己可以管,有些事儿自己就不应该管。
让他们自己琢磨去吧,别老指望有人出个主意然后就一片坦途,那样只会越来越懒。其实这个事儿很好解决,把蜡烛的价格降一降,吸引内地来的商队购买不就完了。
白蜡是精炼煤焦油和石油的副产品,不分离腊质油料就无法提纯,所以除了收集存储之外基本等于没成本。在售价上砍掉一半再打七折,都比琼林苑产的蜡烛便宜。
朱八斤他们之所以没想到降价内销,不是脑子笨,而是躺着赚暴利赚习惯了。但有些东西就得走量,薄利多销才是正路,这一点得逼着他们去适应。
除了买卖兴隆、商品销售旺盛之外,湟州城和马尾城还得到了另外一个实惠,那就是服务业。
很多商人远道而来并不能马上凑足货物,尤其是紧俏的商品,通常会等好几天或者十几天才有货。在这段时间里商人们就得先住下,每日的吃喝玩乐都需要相应的场所。
前两年商人们还是租住在城内居民的空闲房屋里,但很快就有勤快人开办了专业旅店、酒肆、茶肆。
这些店铺随着客流量逐年增加越开越大、越开越多,提供的服务也更全面,不光有住宿、存货、饲养牲畜、提供酒菜茶点,还有皮肉生意。
要说这个买卖的生存能力可真强大,但凡有个热闹地段,你可以看不到任何一种买卖,但绝不会少了庵酒店和寮店。按照宋人的规矩,前者除了提供花酒还有留宿,后者的主业干脆就是啪啪啪了。
当然了,和开封比起来湟州还是个乡下小城,像白矾楼那样正经八摆的大酒楼肯定没有,更找不到陪你聊人生、聊艺术、聊情感、吟诗作对的女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