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

洪涛对李公麟的这种选择毫无怨意,人都是自利的,自身一旦难保,很多理念、理想也就淡了。

当然了,什么时候都有人会坚持,可毕竟是极少数,如果大多数人都能做到,世界上也就不再有英雄、枭雄、奸雄、伟人之类的称号。他们不就是在别人都不太认可的情况下坚持不懈,才做到了常人所不可及的成就。

或者说洪涛根本就没关注过这位曾经的老友,现在自己和他既没有相同的爱好、也没有相似的理念,典型的志不同道不合,干嘛非要往一起凑合呢。

假如李公麟顽固不化,非要往自己身边钻,自己也得使劲儿劝他离远点,别溅一身血。

第104章 苏轼,活的!

“这是什么风把伯时吹到我府上来了,你我兄弟有段日子没照面了吧?”想开了也就轻松了,甚至连这个时代的说话方式都省了。

洪涛努力的适应了半年,还是没学会那套措辞。不是自己笨,而是脑子里词汇量太少,不会拽词儿,干脆就按照自己习惯的大白话说吧,爱听不听。

“晋卿府上有美味,小弟前来叨扰一二,如觉不妥那就再加上一位子瞻可否?”

李公麟对洪涛的态度心中应该也有数,不过他既然来了肯定就是做好了心理准备,脸皮一拉,手一伸,指向了对面那个人。

这位的岁数不小了,黑瘦黑瘦的,坐在椅子上就比李公麟高了半头,起身之后,洪涛都得半仰着头看。这让他很是不习惯,但没辙,驸马这幅小塑料体格不仅瘦,还矮。

“子瞻……可是苏兄?”对方只是抱拳带笑的望着自己,洪涛眨巴了好几下眼,终于想起来子瞻是谁了,那不就是苏轼苏东坡嘛!

确实应该是,年纪上苏轼比驸马王诜大了11岁,再加上他被贬到了黄州那个破地方风吹日晒的,想不黑都不成。

“正是苏某人,这一别半载有余,晋卿别来无恙否?”估计苏轼也听说了驸马的变故,对于王诜没进门就认出自己的表现有了心理准备,笑呵呵的上前一步算是正式见礼。

“一言难尽啊……小弟这半年变化太大,真是一言难尽!黄蜂,去后苑拿几本宝绘堂的印本来,再去厨房说一声多准备点羊肉,把锅子点上。等夫人回来之后就告诉她是苏子瞻兄来了,有事去书房找我。苏兄、李兄,此处风冷,请到书房叙话。”

别看洪涛不怎么待见李公麟,对于苏轼还是挺期盼的。俗啊,洪涛也是个俗人,名气这个玩意到他这里也免不了俗。

其实对于苏轼的为人品性他是一无所知,诗词歌赋更是没什么共鸣,只因名气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