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明人不说暗话,洪涛说得太详细了,大部分情况珠宝商都不清楚,但他很向往,摊位也不管了,凑到洪涛身边谆谆受教。
洪涛当然也没办法让他回家,而且还规劝他最好别回去。家乡这个词听着挺美,可很多时候离近了一看,满满的全是失望。
现在他可以在大城市里摆摊卖假宝石蒙人,养活一大家子人,真要是回到了老家,保不齐连家乡人都要排斥这些离家许久的外乡人。再说了,现在的海路是那么好走的嘛,气候、季风、海盗、战乱,赶上哪一个都得要命。
这个忠告也没白说,宝石商人深以为然,然后用一折的价格连卖带送的给驸马府每位女眷都拿了一颗假宝石。
洪涛也没反对,人家不是因为自己的几句话就慷慨相赠,如果商人都这么情绪化早就饿死了。
他之所以大出血是怕自己当着众人道破他这些假宝石的来历,自己占了便宜,自然也就别去砸人家买卖了,这就叫双赢。
至于这些宝石值多少钱,洪涛觉得不重要。它们就是烧制玻璃时的副产品,在威尼斯当地可以说一文钱不值,还得花钱找人清理。但到了中东地区的大食商人手里,就得算上点运费了。
而且物以稀为贵,一文钱一个不算坑人。再越洋跨海途经万里弄到大宋来,卖百文钱好像也不算多,自己花十文钱买入应该算赚了。
物品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人对它的需求,只要看看女人们互相攀比谁手里的宝石漂亮,还有孩子们拿着它冲太阳看的笑脸,洪涛觉得这就算值了,有钱难买乐意!
第102章 家贼不用防
和这位蒲姓大食商人后裔不一样,相国寺庙会上还有很多纯正的外国商人,胡人、大食人、东南亚人、日本人、高丽人、契丹人都有。他们大部分能说一点汉话,所卖的物品也多是他们国家的特产。
胡人最爱卖毛毯和金饰、大食人多经营珍贵香料、日本人和高丽人最穷,弄个海螺壳或者珊瑚就当宝贝。
东南亚人最孙子,他们的货物只有一种,铜铸的佛像,各种各样教派不一,而且要价非常高,有点半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意思。
莲儿除了喜欢吃零食、喜欢看杂耍之外,对穿戴首饰之类的杂物还真没什么兴趣。此时已经进了院子深处,卖书的摊位越来越多,她就更没兴趣了。
于是拉着许东来当起了义务保安员,在队伍外圈来回巡视。因为相国寺里贼偷不少,而且还是个销赃的大窝点,被偷了东西基本就没找回来的希望了,报了开封府也是枉然。
“官人、官人,他怎么也来此贩卖货物了,莫不是偷了宝绘堂的物件,跑这里销赃的吧!黄蜂,快与官人把这厮抓住,带回去好生拷问!”很快她就发现了情况,不是贼偷,而是远处的一个书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