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必须依附于一整套经济措施,光弄个银行是没意义的。后者完全就是散养,根本没什么整体方向,只能算自发性质配合生产的附加品。
一个自打出生那天起就是有目标、有方向的;一个是无头苍蝇,飞到哪儿算哪儿、过了今天就不知道明天是啥样。
这就是差距,巨大的差距。这么说吧,宋代的金融政策和机构,比近千年之后的清代要先进好几个档次,根本就拿不到一起去比较。
再说白一点,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中国到了清代,在金融管理水平上不仅没有进步,还大大的退步了。
而中国的科技、人文、教育、乃至农业、工业、国防水平,也正是在这不到一千年的时间段里被西方超越的,并且远远甩在了身后。非要说这是个偶然也没法反驳,不过在洪涛看来这是个必然。
他在南宋实施斩首行动之前,就和金河帝国的高层探讨过有关南宋制度中的优缺点,最让他看重的就是商业化社会的基础,其中金融行业的发展又是重中之重。
但是他没想到在一百多年前的北宋,金融行业就已经发展起来了。既然有了抵当所,那就不可能没有其配套设施,比如交引库和检校库。
第49章 有价证劵
如果说抵当所是银行的话,检校库就是信托机构,交引库就是证劵交易所。看到没,现代金融业的三巨头都凑齐了,还是在一千年之前。
“那我就明白这些钱大概是从哪儿来的了……我也知道我要干的事儿到底该不该干了!”
富姬的回答是肯定的,交引库和检校库确实存在,而且它们的历史要比抵当所还早。到这时洪涛就不用富姬去一点一点给自己讲解福利系统的资金是从哪儿来的了。
那些钱是自己生出来的,不管是皇帝的内帑也好、朝廷的国库也罢,它们付出的只是本钱,维持福利系统运转的不是本钱,而是由本钱派生出来的利息。
具体的流程很简单,就是把本钱存入国有银行,再由国有银行对外放贷或者投资,获利之后把利息返还给福利系统,而且是源源不断的注入。只要国有银行不倒闭,证劵交易所别常年熊,信托机构别无事可干,福利系统就不会缺乏资金注入。
事实上这套系统运转的非常良好,据富姬讲,六尚的闲置资金也会存入抵当所生息,不光六尚,很多朝廷机构都会这么做。
这也不是什么暗箱操作,只要征得皇帝和宰相的同意,任何一个政府部门都可以把闲置资金存入抵当所生息。
钱多就多得,钱少就少得,反正不会让钱在箱子里生锈玩,多一文是一文,这就是宋朝官员和百姓对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