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本草衍义》中指出:“米囊子性寒,多食利二便,动膀胱气,服食人研此水煮,加蜜作汤饮,甚宜。”

王磟在《百一选方》中清楚地记录了米囊子治痢疾的处方。他把米囊子当作治疗赤白泄痢的特效药,为此专门将米囊子壳炒熟研末加蜜制成药丸,患者服食30粒后即病愈。

此外,宋代中医们还发现了米囊子的其他功效,如治呕逆、腹痛、咳嗽等疾病,并有养胃、调肺、便口利喉等功效。因此,米囊子壳也被当成了滋补品。

苏轼的诗:“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即反映了这种情况。

他兄弟苏辙的《种药苗》更详尽地说明了米囊子的滋补作用:“苗堪春菜,实比秋谷。研作牛乳,烹为佛粥。老人气衰,饮食无几;食肉不消,食菜寡味。柳石钵,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调肺养胃……幽人衲僧,相对忘言。饮之一杯,失笑欣然。”

它在宋人眼里是一种欣赏花、一种草药,但到了洪涛眼中就是一种大杀器。

第29章 彼之毒药我之仙草

神宗皇帝和王安石的变法为何搁浅,不就是侵害了太多既得利益者,而且还无法弥补嘛。以前洪涛对这种局面也束手无策,因为他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出一项同样挣钱的买卖,让那些利益集团分享,换取他们对新政的支持。

但现在有了,就是米囊子花!

有了这个玩意,什么盐、铁、茶之类的买卖就全都不够看了。从长远来讲,盐、铁、茶确实获利丰厚,但要论短平快、论挣钱的速度和短期效益,什么商品也比不上米囊子花。

不是它的花,而是从花朔里提炼出来的这些膏状物。

只要把这些东西以特效草药的名义贩运到边境另一边去,用不了多久西夏和辽国的军民、官员,说不定还有他们的皇帝和嫔妃就全离不开了。

抽这个上了瘾的人饭可以不吃、工作可以不干、国家可以不要、老婆孩子都能舍,唯独不能缺了它,一顿都离不开。

这样一来花膏销路肯定是大大滴,价格也不会太便宜,利益嘛……洪涛都算不出来有多大。只要能说服朝中的各方势力转而经营米囊子花膏,他们在新政中失去的利益就能部分得到补偿。

而且吧,这玩意不仅仅是暴利商品,还是一种杀人不见血、灭国不用刀的战争利器。

假如西夏、辽国的高层、军队、平民染上这种玩意,以他们目前脆弱的生产力,用不了几年就得把国家的经济搞垮、人民的身体掏空。不能说不费一兵一卒,反正军队的战斗力和国家的持久力必须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