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这次的庆典稳妥办下来,负责这件事的解云,肯定又会得到晋升。
而就在解云履任之时,已经年过七旬的议长解祯期向朱瞻基提出了辞呈。
不过朱瞻基并没有同意,反而诚恳挽留,让他等庆典之后再辞职。
在百年庆典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候,解祯期这个议长在职,必定又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
所以解祯期考虑再三,收回了辞呈。
五月,就在众人都以为汉王府的时间过去的时候,朱瞻基的最后一板子打了下来。
与汉王府合作开发西洲矿产的七家王府,被朱瞻基明令迁封西洲。
原本的南洲有十五家亲王府,这里还大部分都是荒漠地区,环境恶劣。
而面积大得多,物产更丰富的西洲,却只有两家王府。
如今借着汉王府的这件事,朱瞻基一下子迁封七家王府到西洲,让西洲的王府增加到了九家,而南洲只留下了八家。
除了汉王府以外,其他的王府都乐不可支。谁都知道,在西洲不仅物产丰富,还有众多的昆仑奴,这可都是免费的劳力啊。
在大势面前,汉王府就是有意见,也不敢提出来,只能吞下这颗苦果。
对大明百姓来说,这件事只是一件小事,迁封王府,还没有大学迁移重要。
到了下半年,每天的广播里都在关注一件事,那就是为了庆祝大明建国百年,各地的宗室,勋贵纷纷从各地回京,共庆大典。
除了他们,还有挑选出来的军中英雄代表,普通百姓代表,优秀官员代表,每个能回京参加庆典的代表,都是在各自领域有卓越贡献的。
他们的事迹,也受到了许多百姓的关注。
而朱瞻基也有些期待,他期待的不是庆典,而是那些许多年不曾见面的老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