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页

以前的时候,他们相互之间还保持着克制,但是随着近年来的矛盾愈演愈烈,甚至还发生过小规模的战斗。

当然,这两家都将这些矛盾掩盖了下来,但是大明的通政司不是吃干饭的,已经掌握了不少证据。

朱瞻基从这种变化也能够看出两家现在的野心逐渐变大,他们在西洲待的时间太长了,已经有了别的心思。

他们虽然对朝廷依旧忠心耿耿,但这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技术贸易,全部要依靠朝廷。

更主要的是,如今的朱瞻基还活着,他们两家都不敢有半点异心。

如果朱瞻基要是死了呢?

对这种变化,朱瞻基是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他这个时候,也没有借口对付这两家王府,毕竟他们依旧非常听话。

而且,这些年,他们为大明贡献了超过五十万的健壮阉割黑人,这些人为大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是有功于大明的。

另一方面,他们在非洲积极拓展,进行大规模的垦荒,让原本许多不适应居住的地区,变成了良田。

原本的非洲中部,瘴气肆虐,但是现在,大部分聚居点已经没有了瘴气,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朱瞻基想要对付他们两家,或者说打压他们,就必须要有正当的理由。

解云这次去欧洲,就会前往欧洲,更加直观地了解情况,以便朱瞻基做出决断。

对解云,朱瞻基是非常放心的。

在思想上,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是坚定的大一统思想主义者,对任何强藩都有戒心。

在为人上,解云自小在南洋,南洲生活多年,具有开阔的眼界和思维,任何人都很难在他面前隐藏自己。

破局的关键其实就在朱瞻基的手里,这些年,除了曹国公李家等少数几家勋贵被分封西洲,大部分勋贵都是分封到了南洲和南洋。

这几十年,大明又积累了不少勋贵,完全可以再分封一批到西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