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这句话一出,处于他侧后方的彭时立即握笔飞舞,写出了这十二个字的题目。
随后,四个太监举着这十二个字的横幅,让所有人都能看清这个题目。
众人纷纷都沉吟了起来,张瀚也不例外。他很清楚,今日自己能得到这个经筵的机会,靠的就是他在这方面的特长。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朱瞻基首先就把目标对准了他。
“广博,朕看到你写的那些文稿,对其中的一些想法,倒是觉得有趣。今日当着百官,朕想听听你是如何想到要帮白人改善处境的?”
第二十七章 白左
在后世,有一个专门的词语来代表张瀚这一类人,那就是白左。
这个在中国网络诞生的词语,又被西方人以英语的模式翻译了回去,并且引起了社会上的共同反响。
什么是白左?
关于白左的释义在网络上不同的群体之间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总而言之,主要是指那一部分有偏见的天真精英主义者。
他们忽视社会现实,常年使用双重标准,只关心移民、少数族裔,环保等问题,而且对真实世界中的更严重问题无知无觉,沉迷于政治正确,可怜世界上的其他人,认为自己是救世主。
虽然这个词语出现的很晚,但是在其前就有退步左派一词来形容他们,而且到了网络时代,白左早就演化了好几代。
除了最后一代被吸毒者,同性恋占据了群体的主要阶层外,其实前三代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们。
但是,即便是最早的伏尔泰,距离他出生也还有两百年,朱瞻基没有想到在如今的大明竟然就诞生出了张瀚这样的白左人物。
不过,他也的确符合白左的标签,天真,偏执,精英阶层,也只有优越的生活,才会诞生他这样不切实际的人物。
真要是生在一个穷困的家庭,天天连饭都吃不到嘴,哪还有心思去关怀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