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个大臣将殿内的座椅坐的满满当当,而内阁成员今日也一个不差,簇拥在朱瞻基龙椅下的高台四周。
在皇宫已经有了电,有了扩音器之后,已经不需要太监们扯着喉咙大喊来传话。
李亮将两兄弟带到了高台前方,留了他们两人面对朱瞻基,自己绕过了高台,来到了朱瞻基的侧后方,躲在角落里闭目养神起来。
张海和张瀚两兄弟当着中伟大臣的面,不敢马虎,跪拜道:“梁国公府张海,张瀚拜见陛下。”
朱瞻基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平身。赐座。”
两个太监搬了两个椅子放在了高台之下,稍微斜着背对朱瞻基,面向诸位大臣们。
两兄弟只能硬着头皮坐了下来,面对百官的目光,让他们格外不自在。
张瀚的心里翻腾不休,虽然上面坐着的是一带大帝,他最尊崇的亲外公,可是如果今日说服不了自己,就别想让自己屈服。
负责主持今日经筵的是内阁首辅李贤,他在高台二层,拍了一些话筒,听着话筒发出了声音,这才凑近说道:“今日是正统四十一年,甲申年,甲戌月,戊寅日。陛下观天下各国现况有感,故此开经筵之例,纳百官言,为万民计。今日之经筵,为谈古论今,为中外社会之比,故此诸位可各抒己见,不以为逆。有请陛下赐题……”
百官齐抱拳道:“请陛下赐题。”
朱瞻基凑近了面前的话筒,沉吟了一下说道:“民族,社会,国家这样的论题,过去朕与诸位爱卿已经讨论过多次。这些话题虽大,可是世界在不停变化,任何时候,都应该与时俱进,才能跟上发展的变化。
四十年前,朕第一次去欧罗巴,那里刚被黑死病肆虐,两千多万人,死了近千万。那里的百姓不洗澡,不刷牙,在教会的统治下像牲畜一样生活。
在我大明去欧罗巴之前,那里处于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
文学、艺术、哲学,甚至包括政治和军事,这一切都得遵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
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
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欧罗巴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
但是如今,那里却已经像我大明一样,人人洗脸刷牙,用铁锅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