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外敌,朱瞻基丝毫不怀疑大明会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是在太多了。
在那样的环境下,不论政治,法律,文明,还是经济,科技,都会停滞不前。
战争的爆发,往往会全方位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的发展是那种跃迁式的发展。
像后世,世界的工业,电力,科技,医药等等,无一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奠定的基础。
世界上的飞机,汽车,枪支,包括工业技术的奠基,都是那个时候就已经确定下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直到了计算机时代,才算是又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是后来的科学家们变笨了吗?
不是,只是因为没有了竞争的压力,生存的压力。
现在因为东方对西方的压制,朱瞻基丝毫不怀疑欧洲人会积极学习大明的先进技术,增强自己的力量。
朱瞻基是期盼他们这样做的,只有这样,才会让大明的科学家们紧张起来。
如今的大明虽然在一些应用科技,应用工业方面发展的很迅速,但是这是建立在朱瞻基的有意拔苗助长上面的。
大明的工业和科技发展还非常不均衡,能造汽车,是因为朱瞻基要求的,能造蒸汽式拖拉机,柴油发动机,是因为大明的太多土地无人耕种。
但是有了如此的技术储备,却没有人能想到去造坦克。
大明现在的火枪储备已经从连发枪到了ak47式的半自动步枪,这是朱瞻基严格要求下,才发展到这一步的。
但是因为没有朱瞻基的要求,大明军队对火炮的期待不高,所以,如今的大明火枪制造技术已经到了二战后期,但是火炮制造技术,却连一战时期都没有达到。
这还只是朱瞻基关注的方面,而在整个工业领域,这种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