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页

于谦考虑的是像以前那样严格户籍制度,任何人的管制就比较简单,包括腐败。

可是朱瞻基不能仅仅只考虑这些方面,他所考虑的更加深远,甚至包括了现在的分封制度的隐患。一个软弱的皇帝,以后就有可能导致诸侯离心,各地独立。

虽然即使独立了,依旧是他朱家的子孙掌权,依旧是汉人的天下。但是对朱瞻基来说,能尽量维持一个庞大的帝国还是要尽量维持。

现在取消户籍制度,能够为以后的爵位继承,职衔继承打开一个口子。

爵位继承制的危害并不大,但是职衔继承的危害其实是非常大的。

一方面,这几乎堵死了普通百姓的上升通道,因为上面的官职都几乎是固定的。

百姓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往文官方面发展。

另一方面,将一些无能之辈安排在重要职位上,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斗争和内斗,消耗自身的实力。

为了发展,朱瞻基依旧采用了当初的继承制,但是这几十年下来,朱瞻基有心改变这个不合理,甚至制约大明发展的政策。

而郑宏一案,就给他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听了于谦的话,朱瞻基笑道:“改革是为大明发展计,岂能因噎废食。关于这方面,朕已经有了一点计划,今日也跟总理好好说说。”

于谦又躬身。“臣洗耳恭听。”

朱瞻基说道:“朕欲清查天下百姓户籍,将为每个百姓编上独一无二的编号。这个编号将会是此人的身份象征,不论通关文牒,还是银行账户,都必须实名编制。每个人只允许一个帐号,这样一来,不管这人是为商,为工,为农,所有财富一目了然。即便是想要逃税,也不可能。想要管制,也都有迹可循。”

台下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只是很短的时间,就意识到了这个方法的好处。

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编号,就不会因为同名同姓搞错。现在银行的网点已经深入乡镇,因为不允许现金,现银流通,只能通过银行,所以,几乎人人都在银行开办了账户。

可是以前的账户比较混乱,许多人一个人就注册了好几个账户。

只要不是在一个地方开办账户,而银行这边就缺少对顾客的鉴别能力,也很难查清楚一个人究竟又几个账户,多少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