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页

朱瞻基需要他们的忠诚吗?不需要!要不然,当初李弘暐举国归附,想要变成大明子民,朱瞻基也不会拒绝了。

朝鲜山多地少,人口众多,一个个穷的家里连口锅都没有。

这些人要是变成大明的负担,会让大明的老百姓生活水准下降一个档次。

所以,只用微薄的报酬换取他们的人来创造价值,然后造福大明的老百姓,这才是硬道理。

不管朝鲜人也好,日本人也好,要变成大明人,先要接受大明的剥削,经过优胜劣汰,最后只有精英能变成大明人。

只要朱瞻基不切断这个人才通道,朝鲜人,日本人就会自愿接受这种剥削和选拔,并且为之而奋斗。

就连朝鲜国主也想当个大明公爵就好,更别提那些老百姓有多么羡慕大明的老百姓了。

高台的龙椅上,朱瞻基再次拒绝了李弘暐想要归附大明的提议,说道:“如今朝鲜百姓大多不会大明话,也就文武大臣会书写,所以只有大臣们才符合入籍标准。但是朝鲜离开他们,岂不是乱成一团,所以在朝鲜百姓会说大明话以前,我们是不会要的。”

“陛下,朝鲜百姓困苦,还望陛下垂怜。”

朱瞻基说道:“再困苦也不是你们妄想窃取我们技术的理由。朕心情好,不想跟你们计较。不过,朕蹇义你们多看看专利法,知识产权保护法,要不然,以后面对朕的大军,你们再说冤屈,朕可是不会心软的。”

李弘暐跪在地上不起,哭泣说道:“陛下,如今朝鲜国力微弱,这些年向上国贡献了超过五十万劳力,如今国内民壮缺乏,就连妇女都要下地干活。这一次又要出三万民壮,实乃力不从心啊!”

朱瞻基的脸板了下来,厉声说道:“你朝鲜人口近千万,男丁足有四五百万,即便去掉老人,孩子,也有两三百万,你现在跟我说没人?”

李弘暐不敢再说,只能俯首哭泣。

其实朱瞻基很清楚,自己的确让朝鲜现在苦不堪言了。虽然这些年他抽调的朝鲜人口只有五十万不到,但是逃到大明境内的朝鲜人也为数不少。

这些人宁愿前往通古斯城这样的苦寒之地,也不愿留在朝鲜。

更重要的是,朱瞻基要的民壮必须是年轻人,也就是十六岁到二十五岁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