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保护陈家,除了自己秉性要端正,也需要给自己家族找一个后路。

跟朱瞻基接触了几年,他很清楚朱瞻基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位太孙英明神武,心胸开阔,只要不是碰触到他的底线,什么事都开诚布公摊开来说,不要掩饰,更能得到宽容。

所以趁着银行,内监双方进行金银交接的时候,他向朱瞻基提出了自家的嫡长孙女将于福安候之子黄柏定亲的消息。

朱瞻基听到陈瑄主动提起此事,就明白了陈瑄的顾虑,他只是略微沉吟了一下,就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

朱瞻基没有反对,那就代表同意了。陈瑄抱拳俯首道:“殿下宽宥,老臣再无顾虑,定替殿下守好银行这个摊子。”

福安候就是原本的福安子黄渊,虽然这次出征,他作为后军总兵官,没有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但是他的功劳却是抹煞不了的。

以一己之力,调度二十多万人的数千里远征后勤补给,即使是朱棣也对他的能力大加赞赏。

在胜利之后,他与几位侯爵都被列为头功,从子爵连升两级升为侯爵。

除此之外,朱棣依旧觉得不够,不仅按照侯爵嘉赏,还京城一座五进大宅,以及属下进贡的两个波斯美女,赏给黄渊。

如今黄家父亲为兵部尚书,儿子是超品侯爵,真正成为大明的新贵。

黄渊今年也才三十三岁,而且性格沉稳,才华出众,如今深受朱瞻基重视,今后当是朝廷栋梁。

这场婚事,还是陈瑄主动提出来的,他现在虽然超然于百官之外,但是他今年也已经五十六岁,当为子孙后代多考虑一番了。

黄渊对陈瑄并不陌生,对陈瑄之才也颇为敬佩。更重要的是,他与陈瑄嫡子陈佐,两人在年轻之时,就有深厚交情。

那个时候,陈佐是总督之子,一军指挥佥事。黄福虽然名义上是工部尚书,交趾布政使,却属于贬谛,黄渊投笔从戎,只能当一个把总。

但是那个时候陈佐并没有瞧不上黄渊,教了他不少水师行军作战方面的学识,这些东西,是书上根本学不来的。

因为这层关系,陈瑄才能不顾面子,让儿子出面,主动攀附黄家,为孙女求一个好姻缘,为势单力薄的陈家求一个好靠山。

黄渊对陈佐的印象很好,在陈家嫡女年幼的时候,也曾见过几次,知道是个伶俐可爱的孩子,长的也不辱没自家的宝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