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金银收获早就在朱瞻基的计划之中,对舰队的奖赏,他也不准备全部都用金银支付,要知道,如今爵位可要比金银更受欢迎。

还有就是土地。

大明的土地现在可开发的还有不少,在南洲,东洲,更是有无数的土地。

这些舰队的士兵们是第一批前往东洲的人,他们之中,肯定有不少会希望到东洲那边当一个人上人,圈一大片庄园,养几百个奴仆种地,或者挖矿。

只要愿意去的,朱瞻基一定会不吝赏赐。

节省下来的金银,自然会投入银行,现在银行因为缺少金银,许多工程的建设,都放慢了脚步。

何况,还有最耗费资金的铁路,也想早点修建。

哪怕工人们只要一半工钱,另一半以实物,粮食弥补,也需要大量的金银。

朱瞻基生怕朱棣这个败家子又把金银给败了,自然要掌握控制权。

给朱瞻基撑着顶盖的是昌盛这个少监和四个小太监,他原本跟过朱瞻基一段时间,自然也是跟朱瞻基很熟的。

看见朱瞻基的脸上不一会儿出了汗,他递过来一块没有用过的手帕,轻声说道:“殿下,陛下着实是爱护你的,你一来跪下,就把我们打发出来照顾你了。”

七月的应天府是最热的一个月,虽然两个小太监给他扇风,跪在外面的滋味可一点也不好受。

不过,这个程序必须要走,演戏演全套啊!

足足跪了半个时辰,朱棣在大殿内让王彦写了第三次禅位诏书,然后自己亲笔画押,盖上大印。

忙完了这些,他才叹了口气说道:“让太孙进来吧!”

第三次诏书被封驳的可能性很小,从这段时间的反应来看,他禅位,瞻基继位,可谓是众望所归。

这次的诏书发出去,也就代表他远离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