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今年已经六十二岁,而不是四十二岁。
船到宁波,一艘五层的大型楼船替换了朱棣的旗舰。
这艘五层的大型楼船并不比海船小多少,吃水比海船略浅,但是装饰的份外奢华。
船头和船尾各有一座大型的蒸汽机,四个滚轮经过了特殊设计,有深浅两种前进方式,不仅能在河道,也能在大海中航行。
朱棣登上这艘龙舟,都忍不住有一种大开眼界的惊讶。
被朱瞻基按照后世二十万吨豪华游轮内侍设计出来的这艘船,超出了这个时代整整五百年。
坐在这艘船上三层的雅间,看着二层平台上戏班唱戏,朱棣甚至有一种不想下船的感觉。
前来迎接朱棣的王彦和张贵妃说了朱瞻基不少好话,实际上,不用他们说,朱棣出征的这几年间,朱瞻基的行为也无可挑剔。
从宁波返回应天府,舰队全部换装上了蒸汽帆船,因为要从长江逆流而上,普通的海船,需要好几天才能抵达应天府。
但是换了蒸汽帆船,一日夜的时间,就能从入海口抵达应天府。
六月二十六日一早,朱棣的龙舟抵达了应天府阅江楼码头。
以太孙瞻基为首,应天府所有六品以上官员,全部到码头跪迎。
但是这些都没有吸引住朱棣的眼光,他的眼睛,盯在了一辆停在码头上的火车上。
阅江楼码头开始并没有通火车,为了迎接朱棣的归来,特意延长了一段铁路,让火车能直接开上码头。
看着这个钢铁怪物,朱棣愣了半晌,才问道:“这就是火车?一次能载人上千的火车?”
王彦恭敬回答:“如今的火车力量不足,现在能载人五百,一个时辰还能跑出一百六十里。”
关于火车的资料,朱棣早就已经熟知,想到修好了道路,这火车一日就能行驶一千九百里,依旧让他震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