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四年,太孙瞻基将日本征服。
永乐十五年,太孙出海,勘明天下地舆图。
永乐十八年,陛下御驾西征,消灭西方强国。
到了今年永乐二十年,这十年间,大明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都真正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大胜归来,从三月间,应天府就开始准备了起来,迎接皇帝归国。
这个时代的朱棣,远远要比原本的时代开心的多。
在原本的时代,朱棣五征漠北,除了前两次有些成效,后面三次都只能说是无功而返。
因为敌人永远不跟他正面对阵,你来我就跑,你走我又来。
但是这个时代,第二次北征之后,朱瞻基就用一座北明山铜矿,将鞑靼和瓦剌残部给笼络住。
火枪的改进,让大明的武力直接升了一个台阶,可靠的热兵器对战冷兵器,即便对方的马再快,也快不过子弹。
少了三次北征,让大明老百姓的负担减轻了不少。如果不是因为西征耗费人力物力巨大,如今的大明,可以算得上国泰民安。
即便是西征耗费巨大,但是别忘了,朱瞻基这些年已经从经济结构和资源上,为大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征服日本,与欧洲贸易,这些都给大明的经济增强了不少实力。
从南洋运粮,相应地解放了不少生产力,即便是朝廷征了百万劳役给西北运粮,大明依旧不虞粮食短缺。
还有工业的发展,别的不说,只是轴承的出现,就能让板车装的更多,需要的劳力更少。
所以哪怕朱棣发动了西征,如今的大明依旧比原本的历史上更强盛。
还不说因为朱瞻基的先见之明,让大明少了一次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