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惊讶地望向了朱瞻基,却没有开口,等待朱瞻基继续往下说。

“如今舰队的任务大部分已经完成,不过需要在当地滞留一年,研究那些需要移植的橡胶树,金鸡纳树的习性,以便移植回来。那些玉米和土豆,红薯,现在已经运了一些回来。我已经让人在我的皇庄里面栽培。”

提到这些,朱瞻基就显得神采飞扬了起来,有了这些,他就不会再担心大明遇到天灾,百姓就会饿肚子。而等到明年,第一批橡胶就能运回来。

只要在吕宋,海南,婆罗洲那边种植橡胶,过个几年,就到了收获的季节。

有了橡胶,大明目前的车轮都能套上轮胎,今后的运输能力,将会有巨大的提升。

木制车轮对运输的制约是在太大了,后世的一辆结实的板车,只是用人拉,就能拉两千斤。用牛马来拉的时候,装几千斤也没有我问题。

可是如今的木制车轮,装一千斤已经是极限了。即便如此,车轮的损坏率还高的惊人。

如今大明的驿站,几乎都变成了修车铺,那些驿卒,基本上都成了修车匠。

也有人试过铁制的车轮,铁质车轮一开始使用挺好,除了伤路,费力一点,能载很多货。

可是使用不过三天,车轮经过碾压,就开始变形,只要有一处变形,这个车轮就会以极快的速度崩溃,变成废铁。

如今钢铁价格虽然因为大规模的生产,降下来了大半,但是依旧跟铜的价格差不多。

一两白银可以换两斤多铜,也不过换四斤铁。

而做一个车轮,随便就要十几斤,甚至几十斤铁,如果用不到三天,那是谁都用不起的。

现在普通百姓一年才赚十几两银子,两个车轮一下子就没了,谁用得起?

所以,铁制的车轮根本不现实,只有有了橡胶,才能造出耐用的车轮。

除了这些农作物,舰队还带回来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而这,仅仅是舰队跟一些小部落交易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