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已经接受了半年的时政教育,这些士子们大多恐怕无从落笔。不过前几日的复试上,就已经全部都是这样的题目,有了思想准备,他们这些人并没有太过惊讶。

考试在酉时初结束,随后礼官开始收卷、掌卷、弥封。

第二日开始,由朱瞻基指定的八位考官一人一桌,轮流传阅考卷。

每个人阅读了考卷之后,各加五种记号,得“○”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的十本进呈朱瞻基,由朱瞻基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

两百九十八份考卷,要是粗略,不过一日时间就看完,但是这是阅卷,所以用了三日时间。

四月十四,被挑选出来的十份考卷被送到了朱瞻基的面前,此时当着朱瞻基的面,才将封名打开。

对朱瞻基来说,他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喜好来挑选状元,不一定完全看文采。

而他看到于谦的名字的时候,忍不住心中一喜,这可是这个时代最出色的官员之一啊!

虽然他很想点解祯期为状元,但是如果于谦的文章不是太差,他已经决定,点这个真正有能力的于谦当状元,让他少走一点弯路。

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个于谦就已经出色无比,现在有了他的细心栽培,一定会更加出色。

第一二六章 想法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朱瞻基对于谦的记忆深刻,主要就是因为他的这首《石灰吟》。相比之下,他反倒对他的事迹不甚了解。

只记得朱祁镇当初土木堡之变,自己也成为了俘虏。也先用朱祁镇逼大明投降,但是于谦坚决反对,并且说出了“社稷为重,君为轻。”这样的话。

他积极组织军队抵抗,并且将朱祁钰扶持上位,成为明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