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们能自己生产布料,整个西方的布料就不会出现短缺,那个时候,河中地区的各部落,会成为大明的直接竞争对手。

不过对大明来说,布料的生意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布匹贸易,在大明的贸易比例中,占据的比例并不大。

十匹布的利润,也比不上一匹的绫罗绸缎。

至于蒸汽机的技术,大明暂时肯定不会授权。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蒸汽机技术,更是整个工业技术升级的基础。

何况,河中地区也没有能力能生产蒸汽机。

西域各国受益于蒙元人的西征,在钢铁冶炼方面,有了不小的进步。

但是他们跟大明在十年前一样,只能锻造钢铁,远远谈不上冶炼。

炉温达不到,他们不能直接将铁矿石变成溶液,制造钢铁。只能一步步地把铁矿石里面的杂质去除,得到纯度相对较低的钢铁。

蒸汽机的罐壁,是整体铸造而出的,不能融化成铁水,他们就只能一点点拼接,这种技术连枪管都制造不出,更何况时刻承受压力的气罐。

还有蒸汽机的管道,这也是需要更高的冶炼技术,还有那些联动部分的齿轮等部件,手工想要打造出来,耗费的成本高的惊人。

大明不怕他们短期之内能制造出蒸汽机,但是却不会任由这种技术被他们学去。

陈诚管理过下马桥农庄,知道朱瞻基对各种技术保密的重视。

他认为,如今的水力纺织技术,大明为了笼络西北的各族,应该会适当授权,但是不可能连蒸汽机技术也授权。

陈诚他们的到来,还出现了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粮食危机。

从去年夏天抵达唐林城,林三他们就一直在开发金矿和开垦土地。加上森林里面数量众多的猎物,才筹备齐了足够的过冬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