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整整一页纸上,就只见到各种尺寸,主谓宾定语少的可怜。

不要说不懂的人,就是朱瞻基这种懂的人都看不懂写了什么。

这些还好说,毕竟有图纸,可以照图来对照。

但是一些加工工艺,更复杂的推论,还有一些设计的想法,这些写出来,更让人难以理解了。

百万字的工艺计划书,看似很多,其实在后世也就是三本书而已。靠着三本书,就把要建三酸两碱的工厂的计划全部囊括了进来,朱瞻基是不相信的。

可以这么说,即使工匠们严格按照计划书来建设工厂,研制设备,各个环节还是离不开他们这些研究员们。

在大部分人看来,这些是理所当然,但是在朱瞻基看来,这却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

你一个科研工作者,整天把精力放在一个研究工艺上,算什么回事?

所以朱瞻基宁愿浪费几个月的时间,也要故意发一次脾气,将所有人给震慑住。

“孤对你们给予厚望,才让蓝良娣将斗姆娘娘所授天书传于你等。在孤这里,在蓝良娣这里,依旧还有无数学问等着你们来研究,来整理,岂能让你们分心他用。这份计划书孤要你等重新理清,用大白话给孤写出来。孤不要文采,不要文笔,只要识字的人,懂技术的人,看到这份计划书,就能知道该怎么做。”

这是朱瞻基第一次发脾气,威力自然是可想而知。所有人战战兢兢,连呼有罪。

朱瞻基这才又说道:“孤一意推行白话,不是不知道古语优雅,白话粗俗。但是,白话虽然粗俗,却能让更多的工匠能看懂诸位所写之意。孤再给你半年的时间,从今往后,要将所有工艺都采用白话写的清清楚楚,若有再犯,以渎职论罪。”

研究院的人一个个满是失落,辛苦了几个月,在殿下这里却没有落个好,一切要从头再来。

但是工部的工匠们,这个时候就兴奋了。

工部虽然掌握了如今几乎所有大工程的建设,开工,技术改进,但是他们受到了多重制约,没有一点自主权。

工部,内监,对他们有双重管理,现在头上还又压了研究院这一帮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