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棣才坚定不移地向赫拉特进军,因为只有攻下了这里,才能获得充沛的补给。

对攻是大明最喜欢的战术,因为大明在远程,中程,短程的攻击上,都没有了短板。

相反,依旧冷兵器主攻的帖木儿人,会尝到热兵器武器带来的冲击。

如潮的大军涌了上来,在进入两百米的范围之后,火枪声响。

这个距离,是一般弓箭无法射达的距离,却是火枪发威的距离。

虽然这个距离很难直接打死人,但是,散弹枪带来的伤害,却能直接降低士兵的战斗力。

而且,这种散弹枪因为距离远了,覆盖面积也更广。当数万支枪同时射击,整个战场几乎没有漏网之鱼。

在这一点上,这种散弹火枪的威力要比后世的火枪更加有效。

受伤的人还能忍受伤痛,继续冲击,但是马匹却不行,它们在受伤之后,就开始变得狂躁,不受指挥。

然后,帖木儿人的攻击势头就开始乱了起来。

当大军不能一鼓作气地攻击上来,在两百米到一百米的距离,就形成了一个死亡带。

越来越多的士兵倒下,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障碍。那些失控的马匹不敢向前,向后又冲击起了自己的军阵。

这段距离,成为了帖木儿人的噩梦空间。

即使有零散的勇士冲了过来,但是他们不过是变成大明人的靶子。

他们手持弯刀,愤怒嘶吼的场景,也成为了生命的最后画卷。

这个时候,大明的骑兵开始动了,他们没有利用骑兵的冲击力,而是缓慢地向敌人的两翼包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