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即便如此,过了几十年以后,国家还是不得不捡起儒家的许多东西,因为老马的理论也不完善。

道教有群众基础,道家的理论其实在政治,文化,经济,数学等各个方面,与儒家不差上下。

特别是明初阶段的三教合一,让儒教和道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朱瞻基这样做,从这个方面下手,不会引发太大的社会矛盾。

加入说现在把墨家,杂家再搬出来,根本行不通,因为百姓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墨家,什么是杂家。

所以,依旧以儒家,道家的思想为主干,将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知识填补到儒家那些经义里面去,才是正确的做法。

研究儒家再厉害,最多也就是一个历史学家,一个国学大师。

但是几千年来,一直是这样一些人成为国家的领导人,管理者。他们被官场熏陶,最后一个个变成黑心政客。

大明不是没有专业技术官员,但是专业技术官员只能为吏,只能为小官,根本掌握不了权力。

想要改变这一切,光是从官员调整上着手,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之一切,只能从知识结构上来改变。

以后,户部不会算账,不会统计的官员不用,吏部不懂皇家心思的官员不用,兵部不懂行军打仗的官员不用,这样持之以恒,最多二十年的时间,就能让大明走上正确的道路。

加入现在就取消科举,将儒家推倒,只会让天下大乱。

整理好了思路,朱瞻基拿起了铅笔,准备将这些都写下来。

外面传来了陶昌的声音。“太子妃,请容奴婢通知殿下一声……”

这句话其实就是通知了,朱瞻基让人不要打扰了他,但是太子妃是他母亲,陶昌不敢阻拦。

张氏带着孙娴和几个内侍与宫女来到了书房门口。“你们在外等候,不得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