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早有准备的夏元吉显然获得了更多的支持,他推荐的俞士吉获得了更多的票数。
随后,蹇义就定下了俞士吉,然后向朱瞻基报告复核。
朱瞻基是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任何决议,决定,他如果不同意,大臣们就要重新再议。
但是朱瞻基既然对这两个候选人都也认同了,大臣们选出了俞士吉,他自然也不会无故反对,同意了下来。
内阁这边,解缙立即奋笔疾书,写出一份圣旨出来。
讨论完了户部事务,轮到了礼部。
如今已经是四月,今年有秋闱,现在到了该决定各处学官,学正,考官的时候了。
礼部需要拿出候选人,先与吏部进行商议,然后再拿出来供朝臣评议。每个候选人,只要没有恶行,劣迹,基本不会被否决。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每个人被委派的区域不同,油水,名望也就不同。
西北地区,北方地区,西南地区,自然是没有人愿意去的。因为那里人口稀少,文风不盛,能考出来的官员自然少一些。
而两湖,中原,包括川中,属于中等地区,每年考取的进士虽然不多,但是也不会少。
东南地区就是人人都想去的地区,因为每一届的进士,都是以这里的人居多。
身为考官,在他负责区域出来的进士都是要拜师的,这种现成的老师,没有任何一个大臣会不愿意当,这可是一大笔政治财富。
如今朝廷取士还没有区分南北,将举人分为南北,严格控制南方取士六成,北方取士四成,这是朱高炽上台后才确定下来的。
在那以后,几百年间,明清基本都是按照这个比例取士。
礼部与吏部拿出来的候选人会在今日之后张贴成榜,并且写进邸报,有人反对,也要在半个月之内进行弹劾。
半个月以后,没有人弹劾的官员,才会分配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