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面对亦失哈,海寿就显得更加开诚布公了。他等亦失哈看完了朱瞻基的信,才说道:“如今陛下西征,十二监四局八司,内监一共二十四个衙门,绝大多数人已经向太孙殿下投诚,如今咱家也就等你的准信了。”
亦失哈沉默了半晌才说道:“陛下如今还没有大行,现在就投向太孙殿下,是不是太心急了一些?”
海寿摇了摇头说道:“哪怕陛下让太子监国,也是不信任他的。太子殿下重新文臣,我们如果不抱团聚在太孙殿下周围,如何能抵抗文臣的施压?”
亦失哈当然知道这些,也不再矫情,直接向南方拜道:“咱家也是内监,自然跟着太孙殿下走。请告知殿下,咱家在这北明山,一定替殿下看好家。”
第四十二章 试探的本意
太平坊,蹇宅。
顾佐被蹇宅管家孙绪领进正院,看到倒座房的屋檐下,还坐了一满排的等待接见的官员。
他忍不住问道:“尚书大人这每日真是日理万机啊!”
蹇府的管家孙绪不以为然地说道:“自永乐初年,我家老爷升任吏部尚书,这家中就没有片刻安宁。”
那些人看到刚被晋升为刑部尚书的顾佐,纷纷起身行礼。
顾佐长揖一圈作为回礼,然后才又跟着孙绪的后面,走向了蹇宅的书房。
中国古式的揖礼,是最优雅的礼仪。只是手掌的动作,鞠躬的角度,再配上头部的动作,就能衍生出无数的意义。
任何礼节都不可能像揖礼一样,既能长辈对晚辈,晚辈对长辈,又能多人对单人,单人对多人。
只是简单的一礼,就能一下子面向几十个人行礼,这是什么礼节都做不到的。
而且,还干净,卫生。
书房门口,蹇义长揖到底,轻声笑道:“礼卿大驾光临,瑢喜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