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小家子气的刺杀,让他想要掀起报复的大潮都有些不好意思啊!

一边听着陈礼的汇报,朱瞻基一边想着如果今日没有刺杀,以后该如何给对方创造机会。

他以身为饵,其实一帮下属都是不赞同的。不过因为朱瞻基执意要来罗马,所以下属只能是顺势而为。

但是朱瞻基要是想要犯险引诱刺客动手,任谁也不会同意,也绝不会给刺客这个机会。

少立一次功无所谓,要是朱瞻基伤了,那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要是朱瞻基死了,他们整个舰队恐怕都要陪葬。

正在朱瞻基感到遗憾的时候,突然听见了几声枪响,并且似乎还是大明的火枪声。

枪声激烈了起来,但是很快就消失了。

不一会儿,张凤山在龙辇外汇报道:“殿下,在一个窗口发现一位刺客。不过对方还没有开枪的机会,就被我们的士兵用子弹逼退,不过在我们进屋抓获的时候,对方已经饮弹自尽。”

朱瞻基大感没趣,摆了摆手说道:“不要受了影响,继续前行。”

第六十一章 见面礼

纵观历史上发生的刺杀事件,在依靠武力不能取得优势的时候,其实翻来覆去就是那几种。

冷兵器刺杀,下毒,枪手暗杀,然后还有炸药大规模应用之后的大规模爆破。

朱瞻基当然想对方能来一场大规模的爆破,这样的轰动也会更大一些,而大明军队有了伤亡,自然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报复。

但是如果仅仅只是依靠枪手来狙击,造不成大的伤亡,那么大规模的报复,就显得有些过分了。

他却没有想想,即使有了他们的布局,陈礼再多几个脑袋,也不敢真的让对方把炸药埋在他的必经之地。

刺杀行动对长长的车队来说,根本没有掀起一点波澜,后队的人马甚至都没有听到枪声,更不知道前面发生了刺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