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的国家,许多士兵的手里都还是铜器武器,而不是铁器。收割大麦小麦的镰刀,有些都还是铜器。

如果不是这个原因,他们又怎么会在奥斯曼的脚下瑟瑟发抖呢?

在如今的食物链上,大明与帖木儿国处于顶端。

大明的势力在有了火枪和火炮以后,超过了帖木儿国。

但是帖木儿国相比大明并没有弱到哪里去,他们继承了蒙元的大部分实力,同时也继承了他们的科技。相比之前的大明,除了海上实力略逊,陆地上的实力可以说有过之无不及。

而奥斯曼帝国相比帖木儿国,差的是人口和科技,但是他们位于百战之地,民风彪悍,个体实力高高在上。

奥斯曼帝国位于食物链的中端,那么欧洲各国如今还位于低端。

一个联合起来的欧洲是可怕的,但是他们不可能联合起来。短期来看他们没有威胁,但是有历史经验的朱瞻基很清楚,他们的潜力是最大的。

不管是帖木儿国也好,奥斯曼帝国也罢,他们的暴力和强大是建立在屠杀以及机动方面,科技方面的优势有,但是也并不是很大。

他们有火炮,欧洲也有,他们有火枪,欧洲也有。

因为崇尚武力,他们在文化,包括民族底蕴方面,比不上欧洲各国更有潜力。

在朱瞻基的心里,帖木儿国和奥斯曼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欧洲。

金纯和解缙也正是因为朱瞻基提到了欧洲的文化底蕴,才赞同了将欧洲各国作为主要抑制目标。

在他们看来,帖木儿国和奥斯曼都是武夫,不值得忧虑。何况他们这两个国家距离大明更近,也容易打击。

但是欧洲各国具有自己的独特文化,这对将儒家看的比王权更重要的儒者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每一个儒者的心里,都有将儒家发扬光大的理想。

这一点被朱瞻基利用起来,所以他们对如何征服欧洲,才更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