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龙辇经过之后,等候在两边的土人们才能依次排队跟在后面,向着新修的宫殿驶去。

现在没有后世的欢迎仪式,因为语言不通,也不会宣读圣旨什么的。

等到了行宫,才是朱瞻基依次接见他们的时候。

朱瞻基心里也在考虑,虽然这种仪式已经比较到位了,但是似乎还缺少了一些音乐。

以后的欢迎仪式上,搞一些鼓乐出来,更能增添一些气势。

朱瞻基的身边站着刘万,这次修建行宫,他也出了不少力气。半年没有见到朱瞻基,这个时候跟朱瞻基介绍着这个行宫的建设情况。

行宫距离码头并不远,占地面积大约五万平米,外有一圈护城河,护城河内侧没有城墙,只是用砖和水泥修葺了一圈一米五左右高度的围墙。

这个高度,也是目前大明士兵们站立瞄准的高度。

行宫四角各有一处瓮城,加上前后门的瓮城,一共六处。每处瓮城可以容纳五百士兵生活,他们同时也负责整个行宫的外围安全。

对于一处新修的行宫,能够有围墙,有瓮城区,里侧还分了前后宫,这已经很让朱瞻基满意了。

他随口夸了刘万几句,这个家伙就满足地笑了起来。

朱瞻基进入行宫之后,没有去后宫换衣服,洗漱,就直接来到了大殿。

内侍与礼部,锦衣卫安排好妥当,就开始召见各位藩王。

因为人数太多,接见之后又会安排充满大明风味的宴会,所以这次接见并不是一个一个来,而是一起进入了议事大殿。

如果是国主与王子一同前来,就两人觐见,但是如果是国主没有到,就只见王子或者正使。

即便如此,当两百三十一个城邦国的代表依次见完,每个人简单地通过通事说几句,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