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军中将领贪污受贿成风,以往的各军卫,吃空饷,盘剥底层士兵的俸禄,那都是正常事。

但是如今大明发展银行将网点开到了全国各县,所有大明官员,包括士兵的俸禄都通过银行直接发放到士兵的手中。

这样一来,吃空饷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但是盘剥俸禄,想要杜绝还不可能。

这不仅仅是监管的问题,更因为上官对下属予取予求,甚至连下属的命都控制在上官的手里。

这样的环境下,即使上官不盘剥,那些下属也会将自己的俸禄奉上大半。

这种时代局限带来的腐败,除非是将社会层次来个颠覆,否则根本无法根除。

但是,这种社会架构的改变,是不能轻易触动的,不论怎么说,都没有自己造自己反的道理。

将银行的事务汇报了一番,毛巡又开始汇报大明如今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这也是朱瞻基比较感兴趣的一个方面。

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可不是后世世人才明白的。

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商人就已经把道路畅通作为发展商业的重要基础。

朱棣虽然不是一个重视商业的皇帝,但是如今的大明商业几乎被内监控制,他也不会跟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

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战争狂。在他的构想里,大明的机动野战部队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调动到全国的任何一个角落,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

虽然是为了战争,但是如今的大明已经把修建三纵三横水泥路,当作是目前的基本国策。

虽然这三纵三横的道路基本都是以京城应天府为中心点,但是这种规划更符合如今大明的实际情况。

因为如今的大明,除了东南稍富裕,其他地区都依旧贫穷。特别是北方地区,当初打的十室九空,千里无人烟,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依旧没有能恢复过来。

在其他地区修路,是对资源的极大的浪费。以应天府为中心点修建道路,不仅可以把京卫,京兵迅速调集到其他地方,更能让京城的商业得到更大的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