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坐在有些混乱的皇家别院的大殿中,四周都是忙着收拾行李的宫女和太监们。

朱瞻基出行,移驾可不是屁股一抬这么简单的事。要住在某个地方,提前半个月都会派人打理好,所用的器具,房子里面的摆设,装饰,全部都要符合礼制。

如今要走了,每一样东西都又要重新收进箱子,然后搬走。少一样东西,负责的太监或者是宫女就要受挂落,严重的甚至小命都要丢了。

负责代替朱瞻基送行的李亮进了大殿。“殿下,总监大人已经起航了。”

朱瞻基的腿动了一下,负责帮他捶腿的青梅就会意地收了手。“殿下,我先回去收拾行李了。”

“不着急,我们明天才动身。说说看,他跟哈三见面都说了些什么?”

李亮记性不错,将郑和与哈三的对话,复述了差不多九分。并且抑扬顿挫,绘声绘色,比看写的满纸的铅笔字要有趣多了。

将两人的对话复述完,李亮忍不住说道:“殿下,总监大人还是可靠的。”

“要你多嘴……”朱瞻基瞪了他一眼,李亮吓的连忙闭嘴不言了。

朱瞻基也能理解,郑和如今已经成为了大明所有太监的榜样和偶像。

从一个小太监,靖难之役时率兵出征,三十二岁就成为下西洋的舰队总兵官。

特别是被朱瞻基看中之后,又成为东征日本的副帅,更是靠军功成为海军总监,被封滇国公。

从内臣变成朝廷大臣,这一步可不是随便哪个太监能做到的,整个大明也就是独一份。就是扯到整个历史里,在他之前,也就只有三个太监做到了这一步。

所以他也不仅仅是他,已经成为了太监中间的一个符号。只要他不犯大错,朱瞻基最多不用他,也不能随便拿他怎么样。

毕竟朱瞻基不想当孤家寡人,身边也离不开太监们的伺候和服务,不能冷了这些太监的心。

听了李亮的情景转述,又仔细看了一遍咨情司记录下来的对话记录,朱瞻基明白,这是郑和在间接地表忠心。

因为他说的这些话,与其是说给哈三听的,更不如说是说给自己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