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纯,解缙,黄渊他们,要组建大明在南洋地区新的领导框架。既然大明要加强对南洋的控制,那么原本的那一套模式肯定要转变,加强。

孙林和庄敬,庞瑛他们也忙着组建更严密的情报网络,从以前的单人单线的旁观,到现在多人多线的交叉情报网络,他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而这个时候,哈三的一些行为引起了孙林他们的注意。

“四月初八,哈三抵达麻喇迦的第一天,就跟随总监大人与拜里米苏拉父子相见。他与依斯干达沙第二日在清真寺又单独相聚了一个时辰,由于当时我们的内线并没有特别关注他,所以并没有进行监督。

此后,哈三与麻喇迦的大食人交往密切,行踪诡秘。一直到四月十四,我大明一队士兵在塔兰村清查他国书籍,中间遭遇了哈三的阻拦,他才正式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此后我咨情司专门派了两个听事小太监,负责监控哈三。但是由于他与外人交谈,一直用大食话,所以有用信息不多,只是知道了他在背后有一些行动。

一直到我们前往旧港,发现哈三接受了依斯干达沙馈赠的三十两黄金。而他到达旧港后,也一直游串于各个清真寺之间,并且在寻求与施济孙的联络。

虽然没有明确证据,但是已经能确定哈三此人图谋不轨。所以下一步该如何行动,还望提督大人下令。”

孙林是兴庆宫少监,提督咨情司事,所以下属们一般都不会称呼他为少监,而是直接称呼他为提督。

听了下属的汇报,他沉吟了一下说道:“咨情司如今并无精通大食话之人,就是跟踪他也没有多大作用。此人虽然只是一座清真寺的主持,但是赏赐出使,他也是立功之人,并且跟总监大人关系莫逆。而且他与泉州数百大食商人关系紧密,此事我当禀报殿下,看他如何安排。”

从太孙下榻的三佛齐皇家别院出来,孙林坐上一辆双轮马车,在二十个护卫的保护下,向着北郊的焦糖厂行进。

这个焦糖厂是旧港最大的糖厂,是本地的华人所建,所产的砂糖主要销往大明。

从去年开始,内监停止了砂糖进口,将这里的红糖和白糖全部在麻喇迦官厂保存了起来。

朱瞻基知道了这里是南洋最大的糖厂,就主动要求过来参观一番。

孙林抵达糖厂之后,只是将马车停在了朱瞻基的龙辇旁边,并没有进去打扰朱瞻基,依旧留在了马车上处理公务。

他每天要看数百份公文,每份公文都还要进行批示。但是他喜欢这种忙碌,更享受这种躲在背后控制一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