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近海航行方面性能优越。沙船上多桅多帆,可以逆风驶帆。
朱瞻基乘坐的这艘沙船载重量九千石,相当于后世的排水量一千二百吨,是如今这个时代最大的平底船。
沙船的缺点是受水面积大。由于船头为平板,速度较慢。为此,在船身中间的两侧加装了批水板也叫腰驼。
装了披水板之后,使得原来已具备的逆风张帆行驶的能力更为增强。这样的沙船,在七级风力的情况下能照样安全行驶。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因为是平底,这种船的破浪能力很差。
元朝调九百多艘沙船组成的舰队攻打日本,在日本西部的海域遇台风后几乎全军覆没。
不过朱瞻基现在是在赤道无风带行驶,这里是没有台风的,所以不用怕,而这种船还能直接进入小河行驶,能直接抵达旧港。
前往旧港的途中,朱瞻基还在星城停留了一日。
这个时代的新加坡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片荒原和丛林,只是在海边有人居住的痕迹。
后世的主城区,如今还是沼泽地。王景弘在后世的肯特港公园这里组织人开始伐木烧荒,用木材先建设一个简易码头。
肯特山并不高,但是靠近海边,他也将比赛的场地设在了这里。
人们坐在肯特山的山坡上,正好面对着港口,也能清楚地看到山下的比赛。
而他后世的公司总部,布拉尼岛现在就是一片树林,根本没有一点记忆中的印象。
时隔六百年旧地重游,一切都物是人非。
不过朱瞻基也不是一个喜欢伤悲春秋的人,能让自己的女人觉得开心,能在这个时空改变华人的命运,这些已经够他忙活的了。
从新加坡离开,两日后才抵达了旧港的入海口,而无数华人迎驾到了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