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子点了点头笑道:“如此多谢殿下了。此显微镜犹如神器,贫道想在归尘之前,能彻底解决瘴气之忧。”
朱瞻基起身抱拳说道:“应该是我谢谢道长,为天下苍生解忧!”
不管再自私的人,面对中和子这样有着济世情怀的人,都很难不产生敬意。
如今是家天下,朱瞻基身为继承人,以这样的立场感谢中和子,倒是一点没错。
不过面对朱瞻基,中和子也不敢自大,连忙起身还了半礼,起身告辞。
他来的时候已经看到朱瞻基的公房外等待着大批的等待接见的人,现在朱瞻基起身送客,他也不是不识趣之人。
朱瞻基也没有时间送他,让孙林记下了对中和子的安排,跟李亮说道:“下面是谁?”
“回禀殿下,是景德镇瓷业行会的代表,共计十七人。”
“让他们进来吧。”
虽然已经快过年了,但是想要在年前把出海的事务都安排好,整个腊月朱瞻基都不会清闲。
虽然具体事务都已经有人分管,但是朱瞻基作为掌控全局之人,必须要心里有数。
而且,如今这个时代,人事大权,信息渠道,都必须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不是说阿猫阿狗朱瞻基都要安插到位,但是最少,他需要知道什么样的事情,安排给了什么样的人。这个人,他也必须要见上一见,要不然,上不知下,就会有信息不对称的顾虑。
下层人就不说了,他也不可能人人都见,但是最少中层人士,他都需要亲自见见。
其次,整个出海大军近十万人,军事作战安排,后勤安排,航海安排,这些事务他也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框架,不至于发出错误的指挥。
所以,即使他参与具体事务,但是每日也要看大量的会议报告。
然后就是商业安排。来自内地的瓷器,江南的丝绸,各地的布匹,还有各种清茶红茶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