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再有两个月不到朱瞻基就要出海,这一去就是一两年,即使插手,对朱瞻基也没有好处。

朱棣沉吟了一下说道:“教坊司隶属礼部,宗室出仕,这些事情都非常复杂,且容我想想。不过弘扬尚武的志向是好的,我会思量一番,告知于你。”

从谨身殿出来,朱瞻基想了一会自己今天的决定,觉得没有什么大的纰漏,应该也不会引起朱棣的忌讳。

这件事本身虽然犯忌讳,但是好在他要出海去了。

等他出海回来,朱棣又要去跟帖木儿国打仗,必定会让自己监国。

有这样一个时间差,即便是朱棣怕自己抢权,也不会太在意,反而会有意来栽培自己在民政方面的管理能力。

哪怕朱棣就是有些忌讳,他现在也顾不得了,这些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越早实施,影响越大,越好。

当人们形成了固定的概念,再想纠正,就要困难多了。

第二日,朱棣亲自莅临了夹江工业区,他在看到那几十袋硝石样品以后,立即下旨命令广元按察司,宁羌卫,平羌卫,还有当地巡检司封锁老君山。

着工部与内监分别在老君山设立硝石场和监督,在当地招收农工,全力挖掘硝石。

随后,他又在朱瞻基的引导下,巡阅了火枪工场,火炮工场,铸币厂,还有机床厂。

夹江工业区的发展是十天一小变,一月一大变。如今的工业区规模已经越扩越大,原本设在这里的舂米场和磨面场已经因为地域狭小,准备迁移到下游幕府山与江边的空地处。

夹江工业区这里,以后将会变成一个封闭的军工基地和铸币厂,所有先进工业技术都会进行严格保密。

朱棣虽然知道这里发展的很快,但是没有亲眼所见,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当他亲眼看到那数百斤的巨锤轰隆,轰隆砸下。那高达二十米的巨型水车带动一整个生产线,几十架纺车一起转动,几十个女工共同开工,然后产出了布和丝绸,才真正感受到了工业的力量。

朱棣的心里从激动到恐惧,因为这些是他完全理解不了的,如此巨大的力量,却不是由他完全掌握,而是被自己的孙子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