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到了基层以后招收柜员,还是开展业务,两家银行其实都能相互借鉴和学习。
至于具体会是怎么样,朱瞻基就管不了太多了。
朝中大臣对朱瞻基一下子开办两家银行,其实也是颇有微词。
户部开办银行,他们是大力支持,不管是武将,还是文臣,都看到了银行在国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官员和将士的俸禄都由银行发放,每个官员在发展银行里都会开办一个账户,每个月的俸禄将会直接分配下去。
每个人必须要亲自到银行领取,才能领的出来,这就从源头杜绝了将领们克扣俸禄的惯例。
从古至今,武将吃空饷就是历朝历代朝廷屡禁不绝的惯例,任谁也改变不了。
可是银行出现以后,一人将会有一账户,只有自己和指定一个亲可以领取,任谁也冒领不了。
即便是此人战死,其指定的亲属也可以领取其账户资金。
当然,其亲属也不能跨行领取,只能在开户行领取。想要跨行领取,就必须要开户行将账户资金改换成金银票,并且指明要到哪里兑换,然后开具金银票,带着金银票到指定的分行领取。
这样有些僵硬的金融政策,却能让户部掌握全国的资金流向,从宏观上调配国家资金的流动。
当然,武将们也不是毫无权利了,最起码军队建设资金,仍然是由武将自己分配,只是相对以前来说,不能掌握士兵的军饷,他们能掌握的资金要少的多。
而文臣们掌握了武将的钱袋子,也就根本不怕武将造反了。
所以,户部开办银行,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的阻力,那些文臣们是非常积极地推动了银行的建立程序。
从这一点上来说,内监的商业银行,也是因为这股东风,才顺利开创了起来,要不然,内监想要开办银行,是不会这么顺利的。
武将们中间,当然是有一大批对这个政策反对的人,不过如今朱棣对军队的管控还比较严,军队也没有腐化,所以有些吃空饷的武将们再不愿意,他们在朝政上却没有权力反对,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