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管理模式虽然繁琐了一些,但是确保了两家商业银行在互相竞争,互相监督的同时,上面还有更严格的监管。

至少在目前来说,这种方式已经够用了。

在这些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朱瞻基也弄了一个意见箱,让每个接受培训的人员提供建议。

不管是匿名写建议也好,还是直接跟朱瞻基提建议,只要有用,朱瞻基就给予嘉奖。

整个九月的上半旬,除了偶尔去接一下来京的关系亲近的长辈,朱瞻基就在忙活这些。

九月十六这一天,他带着刘承徽来到了舂米场的码头。不过这一次他不是来接那些王爷世子们,而是迎接从惠州进京的中和子道长。

当初刘承徽说中和子道长精通医术,特别是对瘴气研究甚深,朱瞻基是想征召他的。但是考虑到他已经七十二岁,怕他出门出意外,这件事就耽搁了下来。

却不曾想,刘承徽从日本回来之后,知道马家做出了显微镜,能够看到细菌,就给他写了信,详细说明了显微镜的用途的功能。

然后这老道竟然就拿着刘承徽的信,从惠州坐船到了泉州,又在泉州依靠这封信坐上了南洋的运粮船跑了过来。

一直到两天前,船只在宁波暂停,余先得知船上竟然还有两个太孙承徽的客人,这才连忙让回京的人带信给了朱瞻基。

朱瞻基得知这个消息,也是诧异无比,没有想到这个老道都七十二岁了,竟然还如此性急。

不过他能主动过来,也是一件好事。要是真有解决瘴气的方法,那就是万幸了。

不过心里虽然如此想,他也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瘴气是热带和亚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主要原因就是无人有效地处理动物死后的尸体,加上热带气温过高,为瘴气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前治理瘴气主要依靠放火烧山,但是这种方法破坏环境,即使古代人,如果不是因为打仗,也很少使用这种方法。

接受过后世教育的朱瞻基知道,所谓的瘴气其实并不是传染源,真正的传染源是各种微生物。

如家禽霍乱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麻风杆菌、伤寒杆菌、肺炎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它们才是传染病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