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发动了靖难之役,得到了帝位,但是这是内战。

对外征战,一个被朱元璋赶到漠北的北元,自己都十几年没有搞定。

从永乐五年对交趾动手,整整十年了,一直到今年,以封建为饵,张辅才把那里彻底稳定了下来。

这些功绩跟太孙半年就征服日本相比,相差实在太远。

虽然对方是自己的孙子,但是朱棣仍然有些接受不了这种对比,因为跟自己的孙子相比,所谓的文治武功好像都被比下去了。

当太孙取得大胜,活捉日本王室的消息传回,礼部祭祀清吏司郎中周讷上言:“今天下太平,四夷宾服,民物阜丰,请封禅泰山,刻石纪功,垂之万世。”

礼部尚书吕震等亦言:“皇上圣德神功昭格上下,宜如周讷之请,封禅泰山。”

但是朱棣还是拒绝了封禅泰山的建议,因为他感觉,这个功劳不是自己的。

而且,从朝中大臣的表现,他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孙子的崛起对自己的影响。

可能在许多的人的眼中,这个孙子已经超过了爷爷。

这一点是他难以接受的。

所以,他想要建立更大的武功。

朱瞻基提到的帖木儿国的确远超他最开始选的勃固和南掌,这也勾起了他的雄心壮志。

他当然不是一个顾头不顾尾的人,想要征伐一个横霸西域的大国,没有万全的准备可不行。

但是他更怕这是一个诱饵,当自己在西域将帖木儿国踩在脚下的时候,大明已经完全被自己的孙子控制。

他还有雄心壮志,不想成为唐高祖李渊,末年只能在深宫养老。

所以他故意借着这件事来试探一下自己孙子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