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公事公办的圣旨,朱瞻基更在乎这些私信,也更愿意私下跟朱棣讨论一些问题。

比如朱棣同意了暂时不动用这些金银,等他回去了以后组建大明银行,这些金银作为预备金的消息,就让他开心无比。

胡良娣已经怀孕八个月了,再有两个多月,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就会出生,朱瞻基也想早日解决了日本事务,返回大明了。

虽然怀着一颗征伐之心,但是他的身份太高了,这也限制住了他。

身为一个帝国的继承人,身为一军主帅,他不可能身先士卒地征战,这也让他对战争少了许多乐趣。

每天只能待在这艘巨大的巨舟上,就连天气好的时候,想到小船上去钓鱼,身边的人都紧张无比,这样的战争实在无趣的很。

不过,足利义持和日本皇室还没有就擒,这场战争他能选择什么时候开始,却不能选择什么时候结束。

在没有抓到足利义持和后小松天皇之前,结束战争的话,真正的战略目的并没有达到。

在这个过程中,压力最大的不是他,而是现在身为神机营都督,陆军总兵的柳升。

五月十三,大明军队势如破竹……不对,由于沿途的倭人不是逃跑就是投效大明。他们没有面对任何阻力,犹如回家一般被迎进了京都平原。

大军抵达京都之后,才在鸭川河经历了第一场阻击。

虽然倭人准备了用桐油泡过的藤盾,但是,大明如今的黑火药早已经脱离了最初级的阶段,由粉末状火药发展到了颗粒状态。

如今的黑火药虽然依旧是这个名称,但是效力超过了日本人的预测,他们的藤盾根本抵挡不了新式火枪的攻击。

要不然,当初在神涩川,大明军队也不可能依靠原始的黑火药,就炸毁门川家族的城墙。

战争在一开始就呈现一面倒的局势,倭人只能依靠巷战给大明军队造成一些麻烦。

仅仅三日的时间,足利义持的军队就被赶出了京都,胜利似乎指日可待。

可是,后面的发展超出了柳升的预料,逃进山里的倭人虽然落在绝对下风,但是大明军队被迫拉长的战斗线,也让火枪的威力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