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扬了扬手,制止了两人的争执说道:“两位的战术都没有错,在这一点上不需再争。开展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对大明来说也是迫在眉睫的,大军在外多滞留一天,消耗的粮食都不在少数。但是,不能为了消耗就忽略安全和损失。所以,孤已经决定,火烧大阪!”
其他人精神一振,只有郑和抱拳哀求道:“殿下……”
朱瞻基挥手说道:“郑总监不必再多说了,仁心爱人,是爱我大明之人。我还是那句老话,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为了我大明健儿的生命,哪怕死掉十倍,百倍的敌人,我也不会不忍。此事不喜再论,执行命令!”
郑和长叹了一口气,抬眼想要在众将里面寻找支持者,却发现所有人都赞成朱瞻基的意见。哪怕是他以为心怀慈悲的黄渊,也是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
他只能说道:“卑职领旨!”
既然朱瞻基已经下令,那么现在的战术就只能围绕他确定的战略来安排了。
虽然郑和信奉佛法,心怀慈悲,但是他现在身为副帅,也要为十几万的大军命运奋斗。
身为大帅,慈悲之心在这个时候也只能撇开。
各种战术其实在大军出征之时就已经大致确定了下来,包括火烧大阪之策。
这些计划只需要根据如今的现实情况,稍微加以修改,就能适用。
虽然明知道这个计划会夺走无数人的生命,让更多的人无家可归,但是郑和也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一条条命令通过传令兵,被传达到了大阪的每一个占领区。
当天晚些时候,这几百艘河船出了留下少部分装晕门川家族的物资,其余被全部被开到了距离大阪外城不远处的南港岛,并且分散布置了下来。
到了晚些时候,大明的士兵逐渐偃旗息鼓下来,所有的士兵割下了死亡敌人的人头,然后开始有组织的撤兵。
这些人头是军功,同样也是太孙下令要在淀川河畔筑京观要用的。
日本的武士们看着撤退的大明士兵,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
虽然不知道明天的结果如何,但是最少在今天,他们活下来了。
五月的东风越过了和歌山,给大阪带来了一阵细雨。这些雨虽然不大,却很密,不知不觉之间,就能润湿战士们的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