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仅仅是为了抢功劳,更因为这种实战,可以有效地锻炼士兵们的协调作战能力,增强战斗力。

而这一次,三大舰队全部都采用了老兵带新兵的方式,只有不到三万人是年前曾经参与两次作战的士兵,其他四万人都是没有实战过的新兵。

另外还有三万余人是从南方卫所抽调的擅长山地作战的卫所士兵,按照后世的划分,应该属于陆军。

剩下的万余人包括了朱瞻基的幼军六百人,羽林卫五千人,还有各种郎中和厨师以及司天监的计时人员和兵部的绘图人员。

除此之外,通政司,鸿胪寺也都派出了大量的通译和向导,再加上驻守在两个岛上面的四万人员,这一次将要出动的战斗人员足足十五万人。

这么多的人马调配,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作,朱瞻基第一次掌管大局,忙的不可开交。

不过他这个主帅更多是名义上的,在瞎忙。其实有他没他,各项准备工作下面的将领和兵部都推行的井井有条。

但是相对于陆地上的人员调动,海军却依旧简单的多。

陆地上大军出动,每天走几十里,人员的出行安排,安营扎寨,更考验主帅的能力。

而且陆军作战多变,也更考验一个将领的能力,而海军更多的占据上风,以装备取胜的几率更大。

“殿下,纪指挥使来信,他已经说服了四代将军足利义持之弟足利义嗣和足利持氏之叔足利满隆联合,决定举兵反叛。”

“哦,这倒是个好消息,大军未到,日本自己已经乱了起来。”

接过了李亮递过来的一叠厚厚的信件,他开口问道:“信使何在?让他进宫来见我。”

海军总部门口那里被日本人占据,朱瞻基这些时日就在东华门咨情司处理公务。那些日本人的胆子再大,也不敢来堵皇宫的大门,这只会激发矛盾,否则杀了他们也是白杀。

打开了纪纲的来信,这与其说是一封信,不如说是纪纲在日本的工作汇总。

从大军离开日本的这几个月来,后续又连续发生了庄敬火烧长崎,火烧大阪府,以及金纯前往日本谈判被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