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当然说不出来,只是好奇地看着。
空瓶这个瓶盖上面还有一个小孔,一根小棍下端连接了一块火石。
而在瓶盖下面还有一个铜片制成的吊篮,吊篮旁边有一块磨石和引线。
朱瞻基在吊篮里面装上了份量充足的红磷,小心地调整好了位置,将瓶盖端平盖了上去,最后将瓶口封好。
所有人都不知道朱瞻基要干什么,只有作为他助手的马迪兴奋无比,将胶水抹好之后,焦急地等待着胶水凝固。
朱瞻基这才说道:“我们都知道身边有空气的存在,但是却不知道空气到底是什么组成的,重量又有多少。今天的这个试验,就是想要知道空气中有多少是有助燃烧的,又占了多少比例,有多少重量。”
因为朱瞻基是太孙,因为所有的人都是端他的饭碗,所以才没有人直接反驳他的话。不过,从众人的神色中,也能看出,大部分的人还是不以为然的。
只凭这两个瓶子的简单装置,就想测出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这实在有些天方夜谭了。
但是马迪却对朱瞻基的话深信不疑,因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面,马迪已经不停地在各个层次学习着朱瞻基灌输给他的新东西和新的思想。
从轴承到机床,然后衍伸发展出来的各种新的工业技术。还有那可以载人上天的滑翔翼,如今的马迪虽然还年轻,但是已经算是最顶尖的总工程师了。
有了数学方面的积累,各个部件之间的衔接,包括承受力度的计算,马迪已经超过了朱瞻基。
这几个月来,他已经带领一个团队,完成了将近一百架滑翔翼的制作,并且全部经过了上天的测试。
接触多了空气力学,马迪也是对空气了解最多的人之一,因为滑翔翼是靠什么上天,本身就是他现在研究的方向。
他也是最坚定地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人。
作为工部军器局的九品大使,在级别上,十六岁的马迪算不上高。因为许多勋贵,文官的孩子,一出生就有相应的爵位,远远高出了正九品。
但是那些只是勋爵,在目前大明有职位的正式官员里,马迪却是最年轻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