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大战虽然不如朱棣上次北征的成绩更大,但是对大明来说,仍然是一次大胜。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大战,朱瞻基正式确立了他在海军中的地位,再也没有人能因为他的年龄,再说三道四。
所以,朱棣对朱瞻基这次大胜,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这种权力的平稳过渡,是朱棣最希望看到的。
因为跟朱瞻基隔了一代,加上朱瞻基一直很小心地不去触碰朱棣的权力结构,所以朱棣地这个孙子的满意度远远超过了那个被一帮文臣忽悠瘸了的儿子。
目前的这种权力构架也是朱棣愿意看到的,放一部分权力给孙子,远比把权力交给朱高炽要更符合朱棣的权力分布意图。
对朱瞻基来说,海军初建,这次的军事行动是三大舰队的第一次联合作战,也是六分仪的首次大规模应用。
有了这个行船的利器,大明舰队在大海中的行动,第一次不用再受到夜晚的影响,行船的精确度得到了质的飞跃。
通过这次的三军联合行动,大明水师也对整个东海海域,包括朝鲜海域的水文情况有了详细的记录。
这些水文记录对于今后大明海军的行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虽然他现在控制了整个海军的人事和指挥大权,但他在海军的威望,却不能真正的深入人心。
这种海军力量的质的飞跃,这种带着整个海军胜利的节奏,才是他真正确定自己威信的过程。
“殿下,杨千户求见。”
朱瞻基看了看下首坐着的郑和与京城来的特使马琪,笑道:“宣……”
不背着郑和接见杨章德,也是因为朱瞻基对郑和现在是越来越信任了。
虽然这次出征,朱瞻基一直在各方面压制着郑和,这是因为郑和的仁爱之心。
但是现在战事结束了,屠杀之后需要安民,这个时候,郑和的作用就非常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