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为自己能够依靠丰富的经验来诱导太孙,可是刚一开始就似乎被这位太孙看穿了心思。

这个时候,他有些后悔不已,只是因此让太孙恶了自己还不算什么。要是因此坏了大人的大计,那自己就百死难赎了。

打仗的时候,黄渊可以轻松一些,但是等到战争结束了以后,他又忙的不可开交了。

虽然他不是后勤官,但是他是海军总部联络官,负责各军卫之间的沟通协调。

这次是三大舰队联合出征,每一个舰队的驻地安排,后勤安排,甚至包括俘虏的甄别,他都要一一过问,不得半点闲暇。

不过,他对这种工作还是很有兴趣的,这是他以往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工作,从这种经历中,他能学到许多在书上面学不到的东西。

当太孙身边的姜万利将庄敬带到他的面前,他这才知道,为什么大军能够知道倭寇的行踪。

对于庄敬敢孤身涉险,隐匿于倭寇之中,他还是很敬佩的,但是对于这个人,他实在喜欢不起来。

永乐三年,左副都御史陈瑛弹劾黄福不体恤工匠,于是被改为北京行部尚书。次年因事连坐,逮捕入锦衣狱,后被贬为事官。

在锦衣卫大狱里面,黄福没有少受折磨。虽然当时的主事人是庞瑛,但是天下人谁都知道,纪纲,庞瑛,庄敬三人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庄敬知道了对方的身份,也是很有些尴尬,任他老奸巨猾,这个时候也不好意思跟黄渊来攀关系。

他这个时候更清楚了,太孙就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警告自己,不要再跟他耍心眼。

他再不敢再大意,跟黄渊寒暄了几句,就主动请缨道:“黄守备,殿下着我仔细甄别倭寇首领,将各首领单独关押。职责在身,请恕我失陪。待某回返京城,再当面向老大人请罪。”

黄渊不咸不淡地笑道:“佥事大人何罪之有,不过都是为陛下效力,不必记挂在心。张把总,拿我令牌,带佥事大人去甄别倭寇。”

分开之后,庄敬感到了一阵心寒。自己当初跟纪大人充当陛下的看门狗,将朝廷内外大臣几乎得罪了遍。幸亏现在有了退路,要不然,怎么看都不会有好下场。

这个时候,他更后悔自己刚才不假思索就想蛊惑太孙了。太孙已经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自己却又不慎让他心里有了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