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行时确定航行的线路,叫作针路。使用罗盘的误差,一般不会超过三度。

但是这种误差还是很大,一直到六分仪开始大范围应用,大明水师的集结就变的更加简单了起来。

只要不是阴云天气,不管白天黑夜,所有船只都能精确计算出自己的方位。

只要有了旗舰的路线图,集结就变的简单了起来。

所有集结过来的船只,按照性能的不同,组成了一个个小型作战方阵。

其中每一个作战方阵基本包括了两艘助理战舰,八艘护卫舰,八艘攻击舰,一艘补给舰,还有两艘登陆舰。

这一个个作战方阵,又围绕旗舰的航行,组成了前营,左营,右营,后营。

这样也让航行变的威武壮观起来,举目望去,绵延几十公里的海域,到处都是桅杆和巨帆的影子,甚至有许多船只只能看见桅杆的顶。

但是朱瞻基很清楚,能够用肉眼看到的远不是全部,因为整个舰队,连绵了几百公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第一五零章 临战

十一月二十二,当舰队距离耽罗(济州岛)越近,包围圈越小,船只之间的距离也就越近。

就在朱瞻基他们的大军驻扎在距离济州岛南海岸五十公里外海的海面上的时候,第二份情报才又送了过来。

按照朱瞻基的要求,情报是需要一天一次的传送,但是这份情报却在路上耽搁了两天,暴露了海军情报部门在信息传递上的不足。

如今的倭寇大军还在耽罗的郡守处(济州市)狂欢,因为岛上力量有限,倭寇大军简直是不费力气地就占据了耽罗郡守的天然深水港。

岛上的大部分民众大部分都在官府的统一安排下,逃向了到中间的山区或者丘陵地带。

济州岛民生清苦,内陆绝对没有油水,所以倭寇只是占据了港口,没有占领整个岛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