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还是追踪困难,如果没有新的情报转回来,很难提前预知对方的目标。甚至很有可能,他们只是在朝鲜劫掠一番就回去了。
虽然朱瞻基已经在重新布置大明的海防和情报系统,但是受限于这个时代落后的通讯方式,想要获得后世的海防效果,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殿下,陛下还没有歇下,着你到乾清宫见驾。”
朱瞻基把纪纲传回来的情报整理了一下,让李亮拿在了手里。
以前看电视的时候,那些贵族喜欢把东西放在袖子里,平民喜欢把东西揣进怀里,固然也对,但是其实大部分不到这样的。
明朝建立之初曾力图消除元朝蒙古族服制对汉服的影响,悉命复衣冠如唐制。但未能完全贯彻执行。因为传统和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直到洪武二十六年才开始确定了许多服制。
由于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衣着材料有所改善。明代官员的主要首服沿用宋元幞头而稍有不同。普通百姓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承袭了传统服饰样式,并且品种十分丰富。
但是真正的有着宽大衣袖的直裾和曲裾,却很少人穿,因为太不方便了。不管贵族还是平民,都逐渐习惯了窄袖和直袖,不仅更方便,也节省布料。
只有在盛大节日的时候,或者是婚礼,祭拜的时候,才会真正的复古,穿上那种裾袍。
可是这个时代是没有口袋的,大部分平民会在腰里系一个腰带,在怀里揣一些小东西,但是东西装多了就不雅观。
至于在袖子里面放东西,朱瞻基只是在朝堂上见过,日常生活中没见过谁把东西放袖子里。
穿广袖裾袍是为了好看,你袖子里面放了东西,直接坠了下来,如何飘逸的起来?
何况袖子里面的倒扣口袋为了东西不掉出来,设计的口小底大,拿东西根本不方便。
所以,朱瞻基也就只遇到了朝会的时候,大臣们奏章,从怀里掏东西不雅观,才会从衣袖里拿奏折。
贵族们一般都会随身携带一个荷包,装一些小东西。而且几乎没有哪个贵族会随身携带钱物,钱物自然会有随从带着。
朱瞻基身为太孙,从小到大身上从来没有装过钱,不管是金银铜,都是沉甸甸的,带在身上会碰的响,有失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