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见银山已经被锦衣卫的探子发现,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储量是否有太孙说的那么大。

但是,只要是一座大型银山,他纪纲有掌握了银山的出产。这条利益输送线上占据一个主要的位置,那么纪氏一族,就不虞有灭顶之灾,反而会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这五条沙船是内监的船队,负责运送一些铁器到宁波,另有一条福船护航。

虽然是货船,但是内监诸宦都以豪奢出名,船上的客舱奢华,不下于秦淮河的花船。

这艘船上只住了纪纲和十余个贴身下属,其他人在其他几艘船上。

而这次追随他前往日本的一共三百余人,加上事先已经安排到日本的足有一千多人。这一千多身强力壮,接受过训练的精兵强将,就是遇到日本的一些小诸侯,也能稳占上风。

船自应天府出发,顺江而下,不过一日夜间,就已出了长江口。

转向宁波,因为逆风,所以船速慢了一些,虽然路途近了一半,但又行了两日,才抵达了镇海。

作为纪纲最忠心的下属之一,庞瑛已经在宁波待了两月有余,专门处理纪纲前往日本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码头接了纪纲,众人并没有大张旗鼓,分散进入了各个安置点,只有纪纲与贴身侍卫,住进了市舶司。

如今的宁波是一年中最为热闹的时候,大明一年有两次赴日本的贸易季,因为随季风而行,所以两次贸易的时间被安排在了夏初和夏秋之交。

去的时候顺风而行,回来的时候,刚好又转为北风,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来自日本的倭寇,大多都是秋冬季节从日本出发,虽然秋冬之际沿海农户富足,但是更主要的还是因为要借风而行。

也因为如今的贸易季,宁波现在就变成了一个大型商市。从镇海一直到海曙,云集了大明各地,甚至是海外的客商。

也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整个宁波的市面繁华,并不弱于应天府。

宁波市舶司内,年纪刚三十出头就已经成为镇守使,并且权倾一方的余先如今可谓是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