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正,朱瞻基率领着自己的百余侍卫骑马来到了夹江工业区,行至熔炼场的院落门口,就被守在门口的刘杰给拦住了。
“殿下,臣乃工部虞衡清吏司员外郎刘杰,万请殿下与臣些许时间,臣有事启奏。”
朱瞻基勒住了胯下的骏马,斥退了杨章德等人,居高临下地问道:“既是工部吏员,为何于此处拦下孤?工部可是自有上言通道……”
“臣也不知此事于公于私,故不敢因私废公,才出此下策。”
听到他的回答,朱瞻基有了一丝好奇。一件拿不准到底是公事还是私事的事情,就敢这样拦下自己进言,胆子可不小啊。
朱瞻基却不知道,刘杰也是没有办法,因为他的这些顾虑又不能明言上书,没有合适的理由,他的奏章根本到不了朱瞻基的面前。
这个时候,隶属于孙林的一个小太监拿着一个名册来到了朱瞻基的面前,递给了朱瞻基说道:“殿下,此人乃是工部虞衡清吏司员外郎刘杰无疑,此人乃刘青田之后,如今掌管专利司。”
一听是刘伯温之后,朱瞻基心里的一丝不满就消散了,翻身下马说道:“随孤到会客厅来。”
第一三二章 炼钢之难
来到这个时代,朱瞻基才知道,刘伯温实际上并不像演义中说的那么神,他在大明的整个架构中,发挥的作用也并不是特别大。
要不然,他会只被封个伯爵,一个胡惟庸就能把他儿子害死,还把他赶回家。甚至还有传言,就连他的死,也跟胡惟庸脱不了干系。
大儿子被害死,二儿子又因为反对朱棣上吊自杀,刘氏还没有到第三代,就已经玩完了。
但刘伯温此人的才华和能力肯定是有的,毕竟家学渊源,官宦世家。要不然,整个刘家能从宋代发迹,经过整个元代,一直到明初还很牛。
刘杰今天的举动在官场上属于越界,是很不好的行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身为官场中人,自己不遵守规则,难道还指望小民们来遵守规则吗?
但是知道了他是刘伯温的后人之后,朱瞻基能够理解他了。
因为他二爷爷的关系,朱棣对刘家是没有好感的。皇帝的反感,也会让刘杰处境艰难。